繞梁閣在城中繁華地帶,洪府的馬車載這幾人晃晃悠悠行走在街道上,阿笙似乎不太習慣,大概是有些暈車了,一路上都抱著阿綠打瞌睡。
等幾人到達繞梁閣的時候已經快到辰時,洪逗畢竟是竇城三大紈绔之一,馬車甫一開到門口就要看門的小仆上前迎接。
繞梁閣的小仆態度十分良好的搬來一個小凳子,甚至伸手去將他們一個個扶了下來,阿綠很是滿意,從仆從的態度就可以看出繞梁閣是個有格調的高貴地方,當然這里面也不排除有著洪逗這個紈绔子的幾分面子。
腳一沾地阿笙就仿佛活了過來,拉著阿綠就要往前跑,阿綠怕她做出什么丟人的事情,死死將她箍在身邊。
另一邊的狄卦則抬頭打量起來這繞梁閣,門前兩根粗壯的柱子上纏繞一些花草裝飾,正對著的大門中間的匾額上隸書端寫著“繞梁閣”,古銅色的三個字看起來既低調又滄桑,不似附近其他的一些門面上的招牌都是極盡高調。
里面似乎有絲弦鼓笛的聲音傳出,斷斷續續也能聽出幾分悅耳音調。
等到最前面的洪逗抬腳走進去,其他人才跟著上去。
整個繞梁閣的裝扮都很是雅致,大多以花草鳥雀裝飾,進門先是一個開闊的大廳,最中央是一方小圓臺,正有個女子坐在上面,抱著琵琶奏著一曲《陽春白雪》,曲音連貫,絲弦切切,時而嘈嘈,如珠落玉盤。
那女子十分嫻熟,勾線抹弦很是流暢,曲至動情處,便傳來雷動的鼓掌叫好聲。
的確很不錯,阿綠見那臺上女子,無論是容貌氣質以及技藝都算得上等。
狄卦見過也嘖嘖感嘆,目光不住流連在女子身上,看起來反倒對樂曲沒怎么上心。
阿笙也瞧了會兒,發現那是自己學不來的東西后后就開始去打量那些看客桌子上面的吃食。
至于來慣了的洪逗倒是沒怎么注意臺上的女子,在小仆的引路下輕車熟路的走向二樓的雅間。
這雅間位置極好,幾乎能將整個一樓大廳的情形盡收眼底,洪逗在主位坐下,阿綠和狄卦則在側位坐下,阿笙看了看,跑去了阿綠身邊。
下方大堂內的那曲《陽春白雪》已接近尾聲,洪逗這才抬頭看了眼演奏的女子,對著幾人介紹起來。
“這是繞梁閣有名的琵琶樂姬,綬帶,一手琵琶談得很好,人也不錯,所彈奏的大多都是令人愉悅歡快的曲兒。”
“綬帶?”
阿綠呢喃了聲,若她沒有記錯有一種鳥雀也叫做綬帶鳥。
洪逗點點頭,下面綬帶的一曲畢,當心畫過,起身對著臺下看客優雅一禮,退下臺去。
很快有小仆將古琴架好,一紅衫女子蓮步輕移走上臺去,對著看客行過一禮后才優雅落座,一抹琴弦,音若流泉,緩緩傾瀉而出。
阿笙聽不來這些,見那女子容貌打扮皆是不錯,才多看幾眼,一時又覺得無聊起來。
剛巧繞梁閣服侍的丫鬟來上茶水點心,阿笙看的兩眼發光,便將注意力全然引向吃的去了。
此時響起琴聲低緩,仿若輕聲私語又像是低聲哽咽,委婉而悲傷,阿綠想了想,原是《胡笳十八拍》,也難怪如此。
狄卦大概是不喜此類曲調,沒多少興致,轉而和阿笙一起品茶吃點心。
大多數男子都不愛聽這些傷情曲調,更愛殺伐磅礴諸如《十面埋伏》,山間自然如《高山流水》等。
阿綠去瞧洪逗,他倒聽得認真。
而洪逗見阿綠看來,以為阿綠不知道曲目,向她介紹起來“這首《胡笳十八拍》是杜鵑拿手的曲,杜鵑沒來繞梁閣前是官家女子,因父親犯事最終流落樂坊,故而總愛奏些曲調哀婉的……”
“這些都是樂姬都是以鳥雀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