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看著沿街叫賣的報童,好吧,穿越者的生財之道又斷了一條。
他喊來一名報童,掏出一枚銅錢問道:
“這是最新的邸報嗎?”
報童連忙說道:
“相公放心,這可是進奏院剛排定的邸報!”
進奏院,是負責公文傳遞的衙門,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將政事匯編成集,發往各官署衙門和地方官府,這就叫邸報。
正式的邸報自然是朝廷公文,不可能當街販賣。
報童販賣的,是商人雇人謄抄的邸報。
要說汴京城的商人,當真也是手眼通天。
今天上午蘇澤才遇到范仲淹入京的車隊,進奏院估計是下午編訂的邸報,晚上商人就已經招募書手抄寫完畢,讓報童在夜市上販賣了。
看來跑得快不僅僅是香港記者,古今中外搞新聞的都是玩的一個速度。
大宋百姓政治熱情很高,又以京師百姓最喜歡討論政事。
范仲淹進京又是大事,叫賣邸報的報童很快就被路人包圍。
眼看著其他伙伴的邸報都被買光了,眼前這個報童有些不耐煩的問道:
“這位相公,您到底買還是不買?”
蘇澤將銅錢遞過去,一份帶著墨臭的盜版邸報遞到了他的手上。
家中也沒有錢燒油燈,蘇澤就和其他路人一樣,干脆就在沿街店鋪的燈籠下讀了起來。
頭等大事,自然就是范仲淹問對的事情了。
邸報上寫的很清楚,范仲淹是因為西北戰事,被皇帝詔入京師的。
但是蘇澤知道,宋仁宗開天章閣問對,那就不是簡單的詢問西北戰事了。
天章閣,也是先帝宋真宗所建,是存放皇帝御書的地方。
宋代皇宮內的閣殿,都是擁有特殊政治意義的。
首先是閣內設置學士,比如天章閣學士,又或者是龍圖閣學士,這些職位是非常重要的官員資歷,要成為兩制以上的高官,必須要有館職在身上。
后世仁宗朝有名的包龍圖包青天,龍圖就是他曾任龍圖閣學士。
當然,現在的包拯還在外州做官,還沒能做到龍圖閣學士。
此外,皇帝開天章閣接見大臣,也是一件極具政治信號的事件。
原本天章閣是真宗皇帝和群臣賞畫評鑒書法作品的地方,但是從仁宗繼位以后,仁宗皇帝在天章閣接見大臣,向大臣問御邊大略、軍政要事,成為對大臣們最高規格的待遇。
蘇澤回憶自己的歷史知識,范仲淹是慶歷三年拜相,慶歷新政算是從這年開始。
今年雖然才慶歷二年,但是宋仁宗怕是已經有了開啟新政的想法,所以才有開天章閣,向范仲淹詢問西北邊情的事件。
山雨欲來風滿樓?。?
變法就是一次新舊勢力的激烈交鋒,慶歷新政雖然維持的時間不長,但是對整個北宋的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自己如果想要科舉做官,必然會被卷入其中。
夾起盜版邸報,蘇澤的衣服上蹭上了劣質的墨跡。
這盜版邸報都是書手抄寫的,用的紙張和墨都很差,而且錯別字很多。
而今日張楚蘭送來的兩本書,都是用雕版印刷的。
畢昇應該也是這個時代的人吧?自己能不能利用桃花源改良活字印刷術?說不定也能在報紙上賺上一筆。
蘇澤一邊思考著,終于回到了家中。
第二天早上,蘇澤就迫不及待的抓起床邊的《桃花源記》,捏著占城稻的種子進入了桃花源。
短暫的暈眩過后,蘇澤再次睜開眼睛,他已經站在桃花塢上。
這時候,桃花源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