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兩軍就到了弓弩攻擊的范圍,黑壓壓的箭矢,從兩軍的陣營中,騰空而起,如同一片片的黑云向對方壓去。
雙方的中軍士兵手舉著盾牌,在箭雨中奮力向前沖去,如同波浪一層層涌來。
兩軍的陣中不斷地有士兵倒地,但是后面的士兵很快的補上空缺,依舊一言不發繼續向前行進。
受傷的士兵,很快就被軍醫抬了下去。
金軍兩側的拐子馬率先發起沖擊,向著宋軍的兩翼刺來。
宋軍的兩側步兵們快速將盾牌放在地上,長槍兵將長槍伸出盾牌的外面。
后面的神臂弓手蓄勢待發,百步之內的神臂弓,是可以射殺鐵浮屠和拐子馬。
金軍的兩翼一直沖擊著宋軍的兩翼,兩翼的弓箭手不停地射箭壓制著騎兵的沖擊速度。
但是金軍的鐵騎依舊不計傷亡的向兩翼的宋軍的沖去。
在兩輪箭雨過后,兩軍的中軍士兵終于相遇,很快開始了白刃戰。
無數的巨斧、斬馬刀、狼牙棒砸在士兵的身上,鮮血四濺,無數的喊殺聲、怒吼聲、慘叫聲摻雜在一起。
很快,宋軍的兩翼防御,被金軍的拐子馬沖開,飛速的殺進宋軍的陣中。
拐子馬還是利用原來的戰術,在宋軍的軍陣中,反復穿插。
宋軍的將領大聲的吼道:“攔住騎兵!”
但是收效甚微,金人的拐子馬很快沖破了宋軍側翼的兩層防御隊列,向著宋軍的中陣沖去。
趙元已經料到金軍在大戰中,肯定會用拐子馬來沖擊大宋的軍陣,特意點了一名虎將。
是誰呢?
就是劉錡!
他是前瀘州軍節度使劉仲武的第九個兒子,“南渡十將”之一。
徽宗宣和年間,劉锜由高俅推薦入朝,擔任合門祗侯。
宋高宗繼位后,特授他合門宣贊舍人,知岷州,為隴右都護,成為專門對西夏作戰主力部隊的一名指揮官。
由于他作戰勇敢,夏人畏之如虎,就連夏國境內的婦女兒童都知道他的威名。
據史載:“夏人兒啼,輒怖之曰:‘劉都護來!’”小娃娃就立馬不敢再哭了。
當張浚代表朝廷宣撫陜西時,看到劉锜是個奇才,任命他擔任涇源經略使兼知渭州(今甘肅平涼)。
這次趙元在給張浚的信中,特意提到了劉錡,畢竟現在劉錡由于高俅的關系,現在也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
畢竟劉錡能來到西軍,也是高俅推薦的。
高俅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重感情,從當蘇軾的小吏,自從蘇軾被流放后,他一直對蘇軾的后人照顧有加。
為什么推薦劉錡,是因為高俅在陜西混軍功的時候,就是在劉錡的老爹麾下。
正好,張浚對劉錡也是十分的欣賞,于是就把他安排在了最為重要的中軍。
當拐子馬來到劉錡防御的中軍的時候,拐子馬突然瞬間都倒了下去。
拐子馬為什么倒了下去?
因為劉錡開始砍馬腿了,別看趙元在伏擊完顏婁室的時候也是用的這一招。
但是這個事的版權是在劉錡這里,甚至岳飛大破拐子馬,這一招也是劉錡教的。
中軍的士兵都拿著麻扎刀,麻扎刀專門用來攻擊拐子馬的腿,鉤鐮槍則是專門勾住馬上的騎士,將他們扯下戰馬,然后拿著巨斧的士兵上前補刀。
這一套操作行云流水,瞬間拐子馬的速度發揮不出來,很快就被周圍的宋軍吞沒。
后面的騎兵看到前面被擊潰,紛紛改變方向,向兩翼繼續沖殺。
但是沒有跑多遠,也是被周圍的宋軍士兵勾下馬來。
此時,金軍大將完顏習室也是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