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景,周通臉上露出一絲淺淺的笑意,隨即雙手合十,向在場之人行了一個佛禮之后,便開始全神貫注地講起經來。
他所講述的經文,正是佛教經典之一的心經,經文深奧玄妙,伴隨著他舒緩的聲音,令人不禁沉浸其中。
臺下或是道士,或是修仙者,紛紛提出了一道道刁鉆古怪的難題,但周通始終面帶微笑,以平常心,將這些難題逐一巧妙化解。
而在對面不遠處,有一座布置典雅的茶樓矗立于此,這座茶樓古色古香,飛檐斗拱,朱紅色的門窗和柱子顯得格外醒目。
踏入樓內,便能感受到一股寧靜祥和的氛圍,而在三樓靠窗的位置,正坐著兩位仙風道骨的道人,氣質非凡,仿佛超脫塵世一般。
他們相對而坐,此處視野開闊,猶如站在云端俯瞰塵世,只需微微側目,樓下的一切便盡收眼底。
只見那位年紀稍小一些的青年道士,身穿一襲青色道袍,宛如翠竹般挺拔,面容俊秀,眉宇間閃爍著聰慧的光芒。
此刻,他輕抿一口那杯熱氣騰騰的香茗,然后將目光投向不遠處正在講經的周通,眼中滿是疑惑之色,開口向對面的中年道人詢問道:
“叔叔,那佛門和尚在咱們長安城內,如此肆無忌憚地講經傳道,難道咱們就真的無動于衷嗎?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傳播佛法?”
坐在對面的中年道人則身著一件灰色道袍,道袍上繡著云紋圖案,更顯其飄逸如仙之態。
他聽聞青年道士所言后,面色平靜如湖水,抬起右手,輕輕捋著自己下巴上那如銀絲般的胡須。
旋即側身望向窗外,那個正全心講經的周通和尚,神色淡然如清風,輕聲說道:
“天罡啊,我輩修道之人,當以廣闊如天地的胸懷包容萬物。何必與一個只有結丹修為的和尚斤斤計較呢?這豈不是自貶身價?”
袁天罡聞聽中年道人的話語,心中雖略有不滿,卻也頷首表示認同。
然而,他的目光依舊凝視著窗外的景致,口中不禁慨嘆:
“這些和尚真是精于算計!竟然特意遣派如此修為淺薄的小和尚前來,如此一來,即便我們意欲出手阻攔,也會背負以大欺小的惡名,著實令人氣惱啊……”
越是思忖,他便越是煩悶,為了彰顯大度,他們著實不能對這個小輩過于苛責,可偏偏這個周通深諳佛理,素有佛子之稱。
道門的小輩頑皮淘氣,只知曉大道的表象,被術法的絢麗所迷惑,又怎能在辯經義論道中勝過對方呢?
那中年道人,將袁天罡的神情盡收眼底,微微一笑,寬慰道。
“天罡啊,佛本是道,何必執著于表象呢?人生在世,無論是凡俗眾生,還是得道成仙者,都不過是在追尋道而已,世間萬物,皆有其自身的道。”
有些事情他難以言明,但身為樓觀道的當代道主,他還是知曉一些內情的,就比如這佛教的興盛,乃是太上道祖親自首肯之事。
在諸天大能的意志之下,這股潮流已然演變成了無法忤逆的大勢,即便百般阻攔,結局也早已注定。
這般思索著,中年道人的目光緩緩挪移,最終深深地定格在了那正在講經說法的周通身上。
“金蟬子!”
他的眼神起初閃爍著一抹永恒的光芒,宛如星辰般璀璨,但很快便漸漸地被一抹若隱若現的虛無所吞噬,變得愈發深邃,仿佛能夠洞悉世間萬物。
而此時正沉浸于講經中的周通和尚,在經歷了最初的些許不適后,變得越來越從容自若。
只見他面帶微笑,神態安詳得宛如一尊慈悲的佛像,口中念念有詞,仿佛在訴說著世間的真諦:
“如是我聞……”
就在這個時候,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