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勸降之議
成都的宮殿內(nèi),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劉禪坐在龍椅上,臉色蒼白,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無助。下方的大臣們,有的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則低頭沉思,一臉凝重。
譙周站了出來,他身形清瘦,臉上帶著幾分諂媚又急切的神情,躬身說道:“陛下,如今魏軍勢大,諸葛瞻父子戰(zhàn)死,綿竹已失,成都危在旦夕。以臣之見,為保陛下和滿城百姓的安危,投降乃為上策啊。”
劉禪心中一緊,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不悅地說道:“投降?朕乃蜀漢之主,怎能輕易向那魏軍投降?這豈不是要朕背負千古罵名?”
譙周趕忙又向前走了幾步,繼續(xù)勸道:“陛下,如今蜀漢兵力空虛,糧草不足,已無力與魏軍抗衡。若執(zhí)意抵抗,成都必將生靈涂炭,百姓受苦啊。況且,鄧艾此人素有威名,他若破城,恐怕……”
還未等譙周說完,另一位大臣憤怒地站了出來,大聲斥責道:“譙周,你這是何言!我蜀漢歷經(jīng)數(shù)代,怎可如此輕易投降?應(yīng)召集兵力,拼死一戰(zhàn),方不負先帝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
譙周卻不以為然,冷笑一聲道:“拼死一戰(zhàn)?談何容易!如今蜀漢已無可用之兵,拿什么去戰(zhàn)?難道要讓陛下和百姓白白送死嗎?”
大臣們聽了,有的點頭贊同譙周,有的則搖頭嘆息,朝堂上頓時爭論不休。劉禪坐在龍椅上,聽著大臣們的爭吵,心中愈發(fā)糾結(jié),不知該如何抉擇。
劉諶的悲憤抗爭
劉諶聽聞朝堂上的勸降之議后,心急如焚,他快馬加鞭趕到宮殿。一進殿,他便看到劉禪滿臉愁容,而大臣們正爭論得面紅耳赤。
劉諶大步走到劉禪面前,撲通一聲跪下,眼中含淚,說道:“父皇,萬萬不可投降啊!我蜀漢雖歷經(jīng)磨難,但祖宗基業(yè)不可輕易拱手讓人。兒臣愿率死士出城,與魏軍決一死戰(zhàn),哪怕戰(zhàn)死沙場,也絕不做亡國之君的兒子!”
劉禪看著劉諶,心中五味雜陳,無奈地說道:“吾兒,如今局勢如此,你又何必白白送死?投降或許還能保住朕和百姓的性命。”
劉諶悲憤交加,大聲說道:“父皇,您難道忘了先帝的遺志嗎?忘了蜀漢百姓的期望嗎?若投降,我們有何顏面去見地下的祖宗?”
劉禪沉默不語,心中也是痛苦萬分。劉諶見劉禪心意已決,心中絕望至極。他站起身來,怒視著譙周,說道:“譙周,你這佞臣,蠱惑陛下投降,實乃蜀漢的罪人!”說罷,轉(zhuǎn)身離開了宮殿。
祖廟中的壯烈悲歌
劉諶懷著滿腔的悲憤,來到了蜀漢的祖廟。祖廟內(nèi),香煙裊裊,莊嚴肅穆。劉諶跪在祖宗的牌位前,淚水奪眶而出。
“祖宗在上,孫兒無能,無法保住我蜀漢的江山。但孫兒寧死也不愿投降那魏軍,愿以死明志,捍衛(wèi)祖宗的尊嚴!”劉諶悲痛地哭訴著。
隨后,他回到家中,看著妻子和兒子,眼中滿是不舍。但他知道,自己已無路可走。
“夫人,如今蜀漢將亡,我不愿投降受辱,唯有一死。你和孩子也隨我去吧,莫要落入魏軍之手,遭受屈辱。”劉諶哽咽著說道。
妻子看著劉諶,眼中沒有絲毫的恐懼,她堅定地點點頭,說道:“夫君,妾愿與你共赴黃泉。”
于是,劉諶親手殺了妻子和兒子,然后回到祖廟,拔劍自刎。他的鮮血,灑在了祖廟的土地上,仿佛在訴說著蜀漢最后的抗爭。
鄧艾入成都
鄧艾率領(lǐng)著魏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逼成都。當他來到成都城下時,看到城門大開,劉禪身著素服,自縛雙手,率領(lǐng)著一眾大臣,出城投降。
鄧艾騎在馬上,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大喜。他看著劉禪,得意地說道:“陛下,你終于還是識時務(w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