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總以為天下盡在掌握,一腔熱血就干了,也不在乎法律法規(guī)。
只有吃了牢飯,才知道原來禁錮人身自由是多么痛苦,他們不該對柔弱婦女下手,讀書教的那些仁智禮義信沒學(xué)到一點。
他們倆再后悔也沒用了,牢里打人的一茬接一茬,甚至有些小偷小摸判的輕,出去之后二進宮的也會接著打。
打順手了,還是牢里有沙包好啊,外頭打人要被抓,里頭打人也就打了,反正獄jing只要不出人命就行。
呂東和鄭國慶不想被打,拼了命改造自己減刑,可惜各處關(guān)卡嚴(yán)著呢,沒減成功。
看到呂東和鄭國慶有人專門“照顧”,向立華就放心了,自己打妹妹可以,這倆人憑什么?
他把自己的津貼用得七七八八,全給了監(jiān)獄里的看守人員。
錢可以再掙,教訓(xùn)這兩人的機會失不再來,不讓他們感受一下快樂怎么會長記性?
等出了監(jiān)yu,向立華趕去了呂家。
呂家兩個男人呂青山和呂東都進去了,家里只剩呂媽和二女兒、小女兒三個人,大女兒下鄉(xiāng)了。
親戚鄰居都對她們處處排擠,一家兩個罪犯能有什么好的?
呂媽是農(nóng)村戶口,一直在家沒干活,大女兒下鄉(xiāng)不清楚情況,二女兒剛考上煤炭廠,小女兒還在讀初中。
之前呂家三人上班,日子尚可,現(xiàn)在一家人都靠二女兒掙錢養(yǎng)家,苦的很。
再加上親戚鄰居的指指點點,呂家還要貼補牢里的父子兩人,捉襟見肘之下小女兒已經(jīng)從初中輟學(xué)。
反正即使她努力考上中專,去廠里政審一看親爹親哥哥都在牢里,人也不敢收,讀書還有什么用?
早點出來掙錢養(yǎng)家吧,最好能嫁個有能量的男人,把老爹和老哥接出來。
這就純屬奢望了,有能量把罪犯撈出來的家庭看得上呂家?
避之不及才是常態(tài),誰家愿意跟有案底的人家結(jié)親,男人腦子進水了,他家庭成員也不會任由這媳婦進門。
看到這情景,向立華沒去動手腳了。
把呂家二女兒從煤炭廠踢出是簡單,斬草除根,可沒了希望的呂家容易狗急跳墻。
現(xiàn)在這樣挺好,有個工作吊著就有一絲希望,呂家二女兒一人養(yǎng)全家,累死又沒辦法掙脫。
呂家小女兒輟學(xué)了,初中沒讀完,日后也沒個前途可言,家里沒什么錢,全貼給牢里兩人,日子緊巴巴。
至于婚姻改命?
那是不可能的,誰愿意娶家里兩個罪犯的女人,外公犯法影響外孫從政從軍,可以不去當(dāng),不能當(dāng)是不行的
大家伙避之不及,尤其是年輕小伙子,對呂家兩個女兒跑的飛快。
呂媽上位史又不是個秘密,農(nóng)村人和城里人結(jié)合,一想就知道肯定有貓膩,有其母必有其女,自己也被賴上了怎么辦?
有個把腦子不清醒的男人沖著呂家二女兒的工作去,也會被家里人搖醒,這真娶不得啊!
一個工作,帶來坐過牢的岳父和大舅子,其實這工作的媳婦不要也罷。
就這樣,向立華去的時候,聽到旁邊的嬸子一邊擇菜一邊把呂家那些事說完了,把呂家二女兒貶低得很。
“要是那呂燕肯把工作給我家兒子,我就勉強答應(yīng)她進門吧,不過要先登報斷親,不然她家這一大串的,誰受的住?”
這話刻薄得人直搖頭,旁邊的人卻一臉贊同。
想想這個媳婦身后,家里唯二兩個男丁吃牢飯,大姐下鄉(xiāng),小妹初中輟學(xué),親媽不工作靠別人養(yǎng),全是事啊。
還影響下一代,能有人愿意娶就不錯了,不付出點代價誰會看得上呂燕?
怎么可能往上找,呂媽那是純屬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