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火車的速度大家懂得都懂,老式蒸汽火車散發著黑煙,哐當哐當兩天一夜才到滬市。
第二天下午,太陽還掛在地平線上灑著余暉,向綿綿六人終于到了滬市。
一路上她對滬市好奇不已,因為這是傳說中最開放最繁華的魔都啊,還真想看看是什么樣子。
結果到了地方只想先大口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綠皮火車車廂里是什么味就不用詳細描述了吧,常人根本無法忍耐,在里頭一直待著還好,下車了才知道臭得不行。
哪怕距離長坐的硬臥,相對坐票好一點,那也渾身不自在。
師生六人在站臺上站了一會兒,把行李點點,確認沒少什么才出站。
帶著行李找到不遠處的招待所,在臨街拐進去的小巷子里,三層樓,看著半新不舊,進去了裝修還可以。
給了介紹信準備定房間休息,郭老師從領口探進去摸秋衣里頭的錢:“定三間,兩個標間和一個大床。”
向綿綿作為隊伍里唯一的女生自己住,另外三個男生住大床,兩位老師也住標間。
郭老師特意把人她送到門口開門,站在門口交代:“誰來敲門都別開,記得聽到我聲音才能出來啊?”
別看滬市繁華,光明底下的陰司也不會少,他作為老師要把弟子安全照看好了。
另外三個男生也是一樣的,不過他們仨能抱團,情況好一點。
一行人安頓下來睡了好覺,老師和學生都年輕,一覺恢復了精力,第二天聚在一起精神奕奕地趕去滬市重工。
他們坐著公交車去的,公交車是上面拖著大辮子的電車,挺新奇。
車上還有售票員,在門口挨個收他們的錢,然后撕下一張票給上車的乘客。
郭老師報了站名給了六個人的車費,售票員冷著臉給他六張票:“往后站站嗷,前面不是給你們坐的。”
向綿綿想坐下的身影頓住。
她一直以為滬市排外是網上的謠言,原來是真的啊。
無奈只好看著空位不坐,去后面站著。
觀察了一陣,發現售票員對著滬市本地口音的嬢嬢就很熱情,還扶著她們坐下,唯獨對外地口音的人兇神惡煞。
一路不爽地到了目的地。
向綿綿觀察了下,這里確實比縣城繁華,房子基本都三層小樓,甚至還有六七層高樓出現,歐式風格的房子也很多。
路上車來車往,轎車和自行車區分了車道,自行車可謂是川流不息,很熱鬧。
人們穿著挺時髦,沒有清一色的黑灰綠,基本都是亮眼的衣衫精心的搭配,有點現代的時尚了。
如果一錯眼,恍惚間和現代的三線城市差不多。
向綿綿看了半天,記憶最深的還是一句話:儂不是滬市人呀?
這句話在本地人嘴里出現得太多了,想忘記都不行,只能牢牢記住。
好在師生幾人進了滬市重工,這些區別對待就消失了,他們齊齊松了口氣。
雖然沒有真實的物理攻擊,可語言的精神攻擊也很讓人痛苦,又不能反擊,忍著的感覺難受啊。
滬市重工里面就不一樣了,這里來往的大多數都是外地人,怎么可能有歧視。
不過這里挺大的,郭老師也第一次來找不到方向,只好去問路。
剩下的五人就觀察著周遭情況。
可能是上班的點,工作的人都在辦公室里,園區里沒什么人,郭老師去了十幾分鐘才回來。
“找到地方了,跟我過來吧,壞了的機器在G號車間。”
他帶著大家很快到了地方,一進去,車間里頭一個兩層樓高的機器就吸引住人的眼球,好高好寬啊!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