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二妮下午帶著消息來向家的時候,向瑤瑤已經回老家拿戶口本了。
驢車要是跑得快點,指不定這時候人都已經踏上返程。
這進度,誰趕得上?
向家人聽得目瞪口呆,為了戶口和工作真拼啊,一輩子的幸福就搭進去了。
張及第到底經歷過很多,再離譜的事都聽說過,聽完向瑤瑤上位史只說:“她愿意嫁人就嫁人吧,跟我們家沒什么關系。”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向瑤瑤還是挺百折不撓的。
先考試,考不上就問領導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入職,再是從向家戶口入手,發現這條路行不通,立馬就去找黃家的路子。
抓住一切機會往上爬,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很清晰明了,依次從小到大。
如果放在正道上的心思能有歪腦筋的一半,這個人很有前途。
向麗麗的關注點不同,她為黃抗美叫屈:“黃抗美好好一份正式工的工作就成了嫂子的墊腳石,黃家真是重男輕女啊!”
自己憑本事考上的工作,也能為了哥哥的幸福讓路。
向綿綿點頭附和:“是啊,而且向瑤瑤那種人真的會甘心和黃援朝過一輩子嗎?”
不是她背后貶低向瑤瑤,而是這個女人的野心都要寫在臉上了,黃家人根本拿捏不了這個兒媳婦。
父母在的時候還能壓制一下,只要父母一去世,黃援朝不一定有好下場。
一個七歲的小孩,想玩得過精明算計的女人,做夢比較快吧。
明二妮搖搖頭:“放心好了,黃援朝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再加上黃抗美在這,都不會任由這個兒媳婦胡鬧的。”
生孩子多就有這種好處,父母去世了,兄弟姊妹還能照顧著。
專門過來提醒的明二妮喝了口水,她說完向瑤瑤的事情就回家了。
前兩天才跟向家鬧一通的向瑤瑤自然要關注一下,免得親家不知情被陰了,這妮子是有點手段的。
好在向家的孩子們學齡范圍不在初中,向瑤瑤暫時沒有用武之地。
兒女這一輩最小的向綿綿在上中專二年級,孫輩中最大的向有鳳4歲多,還沒上小學,至少還有六七年才到初中。
總而言之,目前來看向瑤瑤對向家沒有什么可以報復的地方。
向綿綿對著系統儲物格里面的調崗機會有些猶豫,那她還用不用呢?
本來是想給向瑤瑤調成掃地工,要是有開除機會就更好了,可惜之前鄭家和呂家已經用完了。
猶豫再三,她還是沒有動手。
萬一向瑤瑤不滿意這份工作,最后跑來向家大鬧特鬧要求入戶口,那不是完犢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日子又過了兩天,向綿綿去隔壁幾棟的醫務室換藥,又聽到了這位沒見過幾面的堂姐的最新進展。
向瑤瑤得了工作正式上崗,她也兌現承諾,不要一分錢彩禮跟黃援朝領了證。
因為親爹去世,要么百日熱孝內結婚,要么三年后,她已經十九拖不起了。
旁邊得了病的大嬸聊起這個話題,因為她也有個兒子,貪玩摔斷了左腿,二十多了還沒找到滿意的兒媳婦。
“……正好我家那女兒爭氣剛到手了個臨時工,可以看看有沒有那出色的農村女娃娶進來,白得個兒媳婦,這叫肉爛在鍋里。”
大嬸說得唾沫橫飛,仿佛努力上進的女兒不是自己親生的一樣。
她完全沒考慮自己女兒沒了工作就得下鄉,一心只想要個樣樣出挑的兒媳婦。
旁邊有人勸:“人姑娘嫁進來跟你不是一條心哦,還是別把女兒的路堵死,兒子是寶,女兒也是貼心小棉襖。”
大嬸渾不在意:“又不是叫她把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