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綿綿沒有說話,只是放下手里整理的衣服,把自己塞到娘的懷里依偎著。
她已經16歲了,身高早就躥起來,又愛吃,體型看著比干瘦的張及第還大一些。
這個動作看起來就很有喜劇感。
大只的女兒依偎在小只的母親懷里撒嬌,有點辣眼睛。
但是張及第根本沒有感覺,她愛憐地摸摸向綿綿的肩頭:“你啊,這么大了還撒嬌,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她欣慰的笑笑,嘴里責怪的話軟得不可思議。
向綿綿完全沒管,反而環抱住娘的腰:“您放心好了,我肯定早早回來,我多聰明啊,啥東西都是看了就會,到時候給娘帶土特產~”
張及第神色落寞:“娘不要那些,就要你們幾個好好的……”
兒女大了翅膀硬了,已經有能力飛出父母的羽翼保護,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不過比起向立華那參軍的小王八蛋,好容易回來一趟還傷了左腿,臉上也有傷,女兒向綿綿這只不過是全國各地修理,好像也沒那么難以接受。
勉強壓抑住對兒子的擔心,張及第開始給女兒收拾遠行的包袱。
她翻出自己在滬市買回來的行李箱,給向綿綿裝隨行衣物,正好一個行李箱全都裝下,就是有點沉……
塞得滿滿當當,壓得緊實,能不沉嗎?
雖然不知道娘為什么突然同意了,向綿綿還是很高興,跟著張及第收拾的身影亦步亦趨,順手幫點小忙。
聽說領導交代多帶點衣物御寒,張及第不管三七二十一,冬天棉衣全都備得好好的。
毛衣毛褲棉鞋還有手套,都是成套帶上。
最后張及第拿了五百塊給向綿綿:“拿上,別舍不得花,你自個兒舒服最重要,缺啥就買。”
她目瞪口呆:“娘,這也太多了吧?”
什么時候見過這種世面啊,一趟遠門至于帶這么多錢?
張及第不由分說,強塞進女兒懷里:“要不是你說的拆遷,家里能有這份收入?帶著吧,要是剩了就給家里人都帶點紀念品回來。”
向綿綿第一次見識到什么是財大氣粗,她眼珠一轉悄咪咪問:“爺爺奶奶是給咱留了什么東西啊?”
一般也不會給女兒這么多錢,指定是發了筆橫財。
張及第似笑非笑睨她一眼:“等你生娃了我就跟你說,娘還沒死呢,惦記什么家產?”
向綿綿撅起嘴,不太服氣,但是也不好反駁,只好閉嘴。
被這么一耽擱,錢就在懷里沒送回去,向綿綿也懶得客套,娘給的就收著唄。
第二天一早,張及第就送向綿綿去學校跟領導匯合。
她不放心,總要看看帶著女兒走的人是什么樣子,盡管看面相也看不出什么來。
好在教導主任也在,他掛著兩個黑眼圈打著哈欠,給雙方互相介紹。
清晨的秋風格外冷,幾人都有點瑟縮。
向綿綿這才知道,這位領導是市里教育局的副局長,姓鄭,一般稱為鄭局長。
也不知道教育局的局長是不是姓付……
鄭局長笑得溫和,他借口是帶向綿綿去研學,地點保密,算是給她的學校和父母一個交代。
幾人寒暄幾句,急著趕火車就沒再說了。
張及第確認了人是靠譜的正經領導,這才安心送向綿綿去火車站。
至于教導主任就不跟來了,他昨晚沒找到愿意代課的老師。
現在要去校外聯絡老師給向綿綿的同學們上課,也不知道是他可憐一點還是同學們可憐一點。
三人走到半路,還來了個向綿綿眼熟的人,是縣城里首屈一指的修理師傅。
當然,在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