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家這一出也是讓家屬院震驚了。
剛死了個媳婦,岳丈家不但沒拼命,還送一個來?
有些雞賊男人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看家中的黃臉婆不爽已久,這要是換一個又漂亮又年輕的妻妹……
心急的男人一旦動這個歪念頭就開始打媳婦,也不知道收斂。
很快這些人就收到了岳父或者大舅哥小舅子的各種手段,或直接或間接,反正敢動手就敢反制回去。
他們囂張的氣焰剛升起來就被打消。
也不想想,人李麗是個什么情況,高嫁就是要付出代價,忍氣吞聲伏低做小,受了氣也沒辦法。
再加上娘家比較遠,不能及時撐腰,才無奈做出妥協。
他們的媳婦可不一樣,敢打一下,不到半小時就有人來撐腰,真以為是任打任罵還隨時小命不保的受氣包?
李麗去世,不僅縣城的人受到影響,向家村也起了波瀾。
冼念弟跟著李勇回家成婚,雖然沒有彩禮嫁妝,但是肯定要辦酒席招呼賓客。
村里不在乎領不領結婚證那張紙,他們更講究事實婚姻,如果不辦酒席廣而告之,這段婚姻不算數。
同一個村的陳大丫來吃席,聽說李麗去世了,立馬想到自己的女兒向瑤瑤。
這倆人是手帕交,關系很好,陳大丫也是看著這姑娘長大的,沒想到居然等來了壞消息。
那么同樣嫁入縣城的向瑤瑤呢?
她很是不安,卻根本沒有向瑤瑤的聯系方式,在江家附近也找不到人,陳大丫特別害怕女兒是出了意外。
畢竟誰會不擔心女兒呢?
陳大丫咬咬牙,還是把向老太交給自己兒媳婦照顧幾天,去縣城再次打聽向瑤瑤的下落。
問遍了各個角落,甚至連向紅旗家都沒放過,終于有了點消息。
有人說看到過向瑤瑤搭上了去市里的卡車,再多的就不知道了。
輾轉幾次,她費老大勁找到了卡車司機,確認向瑤瑤去了市里。
陳大丫也想去市里找,但是錢不夠,時間不夠,也不知道路,只能打退堂鼓。
回村里的路上,她望著市里的方向心急如焚,不知道女兒究竟怎么樣了,過得好不好。
隨著元宵節過去,第二天向家來了幾個人指名找向綿綿。
他們穿著很嚴肅正規,還特意亮了身份,是下鄉青年辦的。
原來70年隨著下鄉政策逐漸收緊,下鄉青年辦又增加一條規定:多孩家庭必須有一個孩子下鄉。
不管什么借口,這都是必須的。
向家六個娃,五個都有了正式工,甚至基本都有了家庭不方便動員,只剩下向綿綿可以下鄉了。
這天是工作日,向家人都去上班了,只剩還沒開學的向綿綿在家里。
她根本沒有一點防備,坐在家里描繪電腦的優化設計,咬著筆桿子眉頭緊蹙,想不通方法。
突然被這些人找上門,向綿綿還有點懵:“可是我早就錄取到中專當老師了……”
這事早就定了,校長因為一套簡易太陽能板裝置當場拍板預招她,學期末尾她都開始給郭師傅代工。
一個領頭的嚴肅說:“你口說無憑,小小年紀怎么還學會說謊了?”
一個普通家庭的16歲女娃,還被中專錄取做老師?
要是編個別的謊話他們也就信了,中專包分配、介紹工作很正常,但是留校做老師基本不可能。
中專老師都是從市里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更高學歷的,從本地招的情況也有,只會要初中有幾年資歷的頂尖老師。
就她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女娃?
向綿綿無奈,趕緊把錄取信翻出來給他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