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及第想到這,嘆了口氣:“娘很慶幸當時簽斷親書,不然咱家現在肯定雞飛狗跳。”
當時狠狠心斷親了,這會兒才有了拿工資、收租的好日子,而不是在向家村和那老太婆每天機關算盡。
向綿綿想了一下這個名義上的奶奶作妖的能力,打了個寒噤。
她來縣城才幾天,鬧得那叫一個精彩紛呈,配合大兒媳陳大丫和大孫女向瑤瑤,這三人組可謂是相輔相成,厲害的很。
要是這18年里都是這種狀態,只怕張及第要瘋。
向綿綿趕緊奉承:“還是娘眼光長遠,及時從老家脫身,不然這會兒我指不定賣在哪個人家里,娃都生兩個了。”
別看她才17歲,真要是在向老太手底下討生活,她說的話是很有可能的。
孫女早點嫁出去,免得吃家里的糧食,還能盡早的換一筆彩禮回來給孫子娶媳婦,一舉兩得的事。
農村結婚早,就是這樣的邏輯。
張及第拍了拍女兒的肩膀安撫她:“瞎說什么呢?娘才不會讓你變成這樣,她敢這么干,我指定跟那老太婆干一架,給她打得癱在床上說不出話來。”
年輕的媳婦臉皮薄,她當時就是被村里的氛圍壓制得不敢跟婆婆干架。
現在到了這個年紀早就想通了,生活里要逞兇斗狠、展露鋒芒,讓別人知道你不是好惹的。
向綿綿偷笑:“娘,現在不需要你打,向老太不就是癱在床上嗎?”
不知道怎么評價才好,向老太最終的歸宿和她們的想法不謀而合,怎么不算另一種意義上的殊途同歸?
張及第都被逗笑了:“你說的也是,我都沒來得及動手,她自己就成這樣了?!?
剛開始的時候,張及第完全不能提起向家村的那些事,提起一次傷心一次。
隨著時間流逝,慢慢的撫平了心中的傷疤,這會兒也能平靜的面對當時的傷痛了,還能客觀的評價一下向鐵柱。
娘倆提起向老太的慘狀心里解氣,張及第也想起了向老太斷掉的贍養費。
她幽幽地嘆了口氣:“下個月又要給那老太婆送贍養費了,斷了六個月,結果還要續上?!?
張及第也不想給這筆錢,問題是當時斷情書上寫的很清楚明白了。
給錢向家就老老實實的,不給錢的話,向家肯定會來鬧個天翻地覆,張及第并不想耽誤目前的好日子。
別看向老太已經癱在床上說不清楚話,她相信向老太絕對能來縣城找麻煩。
向麗麗馬上五一報日在即,可不能讓其他煩心事鬧得難堪,她寧愿花掉向紅旗的20塊免災。
眼光再放長遠一點,還有向立黨的親事和向綿綿的親事。
張及第并不想讓自己的兒女最重要的好日子成為別人的笑柄,就只能忍著自己的怒氣繼續給贍養費。
試想一下大喜的日子,親奶奶在你的婚宴上往那一躺,痛斥你不孝順,鬧得全場人都來看熱鬧,這煩不煩人?
癩蛤蟆趴腳面,不咬人,膈應人。
這樣一對比,向紅旗那錢出得值,維持井水不犯河水的現狀挺好的。
母女倆到現在都不知道,向老太的黃金鐵三角缺了一個向瑤瑤,這人得到了國家的鐵飯碗,可以免費吃25年。
150塊能換來這么多年的免費飯,想想還挺劃算的。
向綿綿皺了皺眉,很不情愿的說:“憑啥還要給錢?咱家給了那么多年,也夠了吧,其他叔伯兄弟就不給贍養費嗎?”
向老太又不只是向紅旗一個人的媽,這不是還有小兒子向鐵柱活著,都要養老的。
老三向紅武去世早,沒來得及娶媳婦生孩子,那肯定就不用說了。
可是哪怕老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