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匆匆,向綿綿回到家里的時候,還沒到十一點。
她喝了水歇口氣,家里人陸續來齊了,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出發去尹乾家里。
其實也就隔壁幾棟,距離很近。
一般來說,報日這天不會讓女方出動這么多人,基本上就是媒婆、雙方父母和未婚夫妻倆聚在一起吃頓飯。
可是尹乾嫌棄他爹太花心,他媽跟第二任丈夫正國外旅游,干脆誰都沒通知。
他就只請了安振邦這個媒人,感覺好冷清。
于是他跟向家商量過了,讓向家的兄弟姊妹能來的都來,一大家子坐一起聚一下,增加點氣氛。
向家覺得這也是個好事,五一大家都放假,一起過來了。
尹乾買的房子在隔壁幾棟,兩三分鐘就走到了,到他家里的時候,飯菜已經全部上桌,只剩個排骨湯還在蜂窩煤爐上煨著。
這些菜早就準備好了。
他雖然沒有雙親幫忙操持,但是手頭很闊綽啊,專門請了附近公認廚藝最好的嬸娘過來幫忙。
嬸娘可勤快了,被尹乾左一句右一句的夸,炒菜的鏟子都格外有勁。
畢竟是鄰居,以后互幫互助少不了,還能拿錢拿喜糖,她能不用心做飯嗎?
媒人安振邦在門口等著向家人過來,看到人的時候大老遠就迎過來老哥老妹大侄兒大侄女地喊,別提多親熱了。
能混到黑白兩道通吃,還多年不倒臺,安振邦就不可能是個消息落后的人。
他雖然不知道向綿綿的詳細發明,但是精通人情世故,從各個方面的蛛絲馬跡都知道這姑娘的重要性。
本來嫁安悠過來,只是指望向家安穩過日子,萬一安家出事,能保全安悠,沒想到能多條路子。
安振邦覺得這個親結得真好,還把向麗麗跟尹乾介紹成了,這不是更親近了?
他笑瞇了眼,把一家人安頓進尹乾家里吃飯,嘴巴里的好話一句接一句,看起來比正經媒婆還專業。
向家來了不少人,向紅旗夫婦倆、向立國夫婦倆、向美美夫婦倆、向立黨夫婦倆還有向麗麗和向綿綿,一共10個人。
加上媒人安振邦和尹乾,12個人圍了一桌很熱鬧。
做飯的嬸子不肯上桌,就在廚房對付兩口,她很有分寸,這種兩家結親的大事堅決不摻和。
平常蹭蹭飯不要緊,這種場合貿然上桌太沒眼色。
報日的宴席上,就著美味的飯菜,張及第和尹乾聊得很愉快。
兩家互相都很滿意,尹乾圖向家人丁興旺,兄妹情深,張及第圖他父母不在身邊,個人能力強。
而且女婿買的房子離家近,女兒向麗麗沒遠嫁,能時常看望。
加上媒人安振邦賣力的活躍氣氛,在宴席上雙方聊得很愉快,定下了年底臘月二十六結婚。
給嫁妝單子的時候,尹乾發現媳婦可真闊綽,一張紙寫不下還要兩張。
三轉一響打頭,家居用品和其他人是差不多的,品質都是挑最好的。
向麗麗工作能力強,這幾年上交的工資都將近兩千了,她還拿到了呂東兩人一千三的賠償款,嫁妝當然豐厚。
收尾的壓箱底以金首飾、金條居多,是個妥妥的小富婆。
他雖然拿到了渣爹的“遺產”家底富裕,還是覺得向家真疼女兒,這份嫁妝誰看了都眼饞。
縣城里重男輕女的風氣已經有所好轉,主要是上一輩思想還沒轉換過來。
新生代們因為大家平等接受教育,加上女性也能參與工作,有經濟實力就有話語權,女性地位自然提高。
這個上一輩們其實包括張及第這個年紀的人,建國前的人們都看重男丁,建國后出生的人思想相對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