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人刻在骨子里的對土地愛的深沉,房產帶來的是無與倫比的安心。
一棟樓為家里增添了多少底氣?
哪怕不說它本身的價值,這棟樓能每月為家里帶來幾十塊錢的收入,就是向家源源不斷下金蛋的母雞。
向紅旗反應這么大也很正常,誰聽說家里一棟樓沒了還能言笑晏晏?
也許家里資產多的人不在乎這點損失,可是向家辛苦這么多年,也就機緣巧合撿漏了胡宅拆了這棟樓,太重要了。
他腦子里想的都是:沒聽說家里困苦到要賣房啊?
家里幾個人都很穩定的工作,也沒聽見過有什么大的支出,不應該賣房。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張及第終于忙活完了,坐到床邊牽好被角:“這房子跟你我沒關系,是綿綿的。”
一聽到這個名,向紅旗心就放下了半截,在他心里,自己的房子和女兒的房子沒區別。
他也坐到床邊:“嚇我一跳,咱哪天腿一蹬,這些不就是兒女的嘛。”
張及第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誰跟你說是兒女的?這都是綿綿的!”
她在女兒的名字上加了重音,明顯是不打算分給其他的孩子,這棟房直接由向綿綿繼承。
向紅旗聽了有點張口結舌:“你這……這咋行啊,到時候他們兄弟姐妹不鬧起來?”
又不是什么小玩意兒,哪怕是張及第自己攢的首飾金器,大部分都給向綿綿,幾個哥哥姐姐都沒話說。
這可是一整棟樓,如果只由向綿綿一個人拿著,也太偏心了。
縣城那么多人家,老人去世前交代遺囑分配遺產分配的不合理,為了爭家產兄弟鬩墻的例子還少了嗎?
張及第站起來去翻箱倒柜,嘴里故意引導他:“你忘了這房子怎么來的?”
“怎么來的?不是咱女婿陳偉給了咱家兩份工作,去換了胡宅,拆遷來的嗎?”
把自己存放重要單據的五斗柜最下一層打開,又把布包著的那張紙條取出來,張及第才坐回來遞給他:
“吶,你仔細看看,真以為陳偉對你這個岳父比他爹媽都上心,得了三份工作還給你送兩份?”
那張紙很小,仿佛是隨手撕下來的,用鉛筆畫著模糊的設計圖。
向紅旗接過來一看,總感覺這玩意兒的樣子挺眼熟,仔細琢磨,里頭還提到甲烷,原來是打火機。
他翻來覆去地看,摸著腦袋不清楚媳婦的想法:“你給我這玩意干啥?”
兩人在說家里房產怎么分配,可以讓兒女覺得公平、不讓兒女爭執打架的事,媳婦拿個打火機設計圖干嘛?
而且怎么突然話鋒一轉,就扯到陳偉給家里送了兩個工作的事?
向紅旗那滿臉的迷惑都快要溢出來了。
看著那張設計圖,張及第幽幽的說:“你敢想嗎?這是綿綿八歲的時候畫的。”
向紅旗不怎么管家里瑣事,才剛接受向綿綿被國家特招,結果媳婦跟他說向綿綿八歲就能畫設計圖了?
他瞪大眼睛看了看手里的設計圖,又看了看媳婦的臉色,來回往復兩三次。
可惜張及第的臉色沒有任何玩笑的成分,還是那么肯定。
對于小女兒的天分,向紅旗并沒有懷疑過,既然國家都來要人了,說明這個天分已經是出類拔萃的地步。
可是誰能來解釋一下,為什么八歲就能畫設計圖,這也太離譜了吧?
當然,這個設計圖并不是非常正規的那種,還只能算是張草圖,大概的看清這個設計的理念。
向紅旗仍在懷疑人生,張吉弟已經繼續說了:“當年美美跟我說,綿綿把這個給了陳偉,他才能轉正,并且當上主管。”
當時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