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及第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她是為了照顧孩他爹的面子沒提起,打算等會兩人去房里說。
老話說人堂前教子,枕邊教妻, 她也能給丈夫好好說說。
向綿綿一直都知道父母的心結,干脆順水推舟:“有影響的吧?她是我親大伯的女兒,尋常檢查不打緊,保密單位應該……”
她遲疑的說道,一邊觀察向紅旗的表情,最后慢慢消音。
政審只查直系親屬三代,一般是父母、配偶及子女,哪怕大伯犯事進去吃牢飯,都不一定對她有影響。
何況一個從小不在一起生活的堂姐?
但是向綿綿記恨向老太的荒謬舉動,親娘所說的那個枉死的哥哥向立民多無辜,向瑤瑤也曾經推她一把撞到頭。
這時候不給向瑤瑤她們穿點小鞋,什么時候穿?
于是把話說的比較含糊,引導著向紅旗往會被牽連的方向想。
向家又是一陣沉默,向紅旗的神色幾經轉變,定格在壯士斷腕:“孩他娘,給我拿點錢,我去報社登報斷親!”
之前他就知道向瑤瑤和江勝天之間有感情糾紛,雖然不恥侄女婚內找人,但這是道德問題,說兩句嘴沒什么。
附近知根知底的鄰居都知道,向紅旗和向家村20年沒來往,兩者互不干擾。
說親也不會計較這些,對他家可以說沒什么妨礙。
可如今吳小倩爆出向瑤瑤是敵特,這已經關乎到他們家里的工作前途了,再不斷親就晚了。
連江勝天這個地位都受到了審查,向紅旗不敢賭自己女兒和兒子的前途會不會受影響。
兒子還稍微好點,大不了就是有些機密任務不能參加,搞不好還安全一點。
女兒可不一樣,好容易靠著精湛手藝去了保密單位,結果一身才華因為可笑的政審無法施展,這哪行?
一想到歷史上那些天才一身才華無法施展,郁郁而終,向紅旗恨不得現在就天亮。
張及第看了看他的神色,稍顯為難地說:“那……咱每月的孝敬還給嗎?斷親了還給錢,這哪叫斷親啊?”
這就牽扯到一個現實的問題了。
登報斷親容易,但是暗地里一查,向紅旗還每個月往向家村寄個20塊,這更惹人懷疑了。
這不是現實版的掩耳盜鈴嘛,叫別人來查,怎么相信兩家斷親?
向紅旗愣住了,他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天平,左側是他的親娘和向家村,生養他20多年,有童年無數快樂的回憶。
右側則是他的媳婦張及第,慢慢的加上了向立國、向美美、向立黨、向立華、向麗麗、向綿綿……
人生一劈兩半,前端是父母童年,后端是兒女前程,都是不可割舍的東西。
向紅旗的眼眶慢慢紅了,嗓子就像堵了一團棉花:“不、不給了,我養她20年,早就還夠了自己的債。”
四個兒子,哪怕老三向紅武去世早,老大向紅文和老四項鐵柱都有贍養的義務。
隨便算算,向紅旗都給了4000多塊錢的養老金,放眼向家村沒有比他更高的,擱縣城也是數一數二。
一個農村老太太,沒什么大的花銷,一個月五塊都是夠夠的了,何況他一個月20?
想說他不孝的人,就先把自己給父母的養老金拿出來曬曬,高于4000再說話。
眼看他還沉浸在拋棄前塵的痛苦中,張及第母女三人互相看了看,都覺得很是開心,但是沒聲張。
如果向老太是個和藹的婆婆/奶奶,她們怎么可能不贍養?
家里也并不是很缺錢,大家每個人都在工作,還有房子收租,可以說手頭寬裕,贍養個老人并不麻煩。
可是向老太做的那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