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家發生的事,向家人并不知道,他們在忙著向立華的結婚事宜。
在婚禮前一天的下午,向鐵柱帶著妻子趕到縣城,風塵仆仆的說要來幫忙。
這半年來,由于向立威在中間幫忙磨合,向紅旗和向鐵柱的關系好多了,哥倆時常會有往來。
哪怕向紅旗登報斷親,向鐵柱失落了一會兒,仍然背著個包袱來了縣城。
他在路上樂呵呵的跟妻子袁惠妹說:“二哥應該是有不得已的地方,這么多年都過來了,突然斷親指定有苦衷?!?
袁惠妹抱著小兒子向立正,旁邊坐著向妙妙,一家人都來參加堂哥婚禮認認人。
大女兒向娟娟懷著孕不好奔波,但也送了禮金。
向立威就在縣城教書,所以不用跟他們一起從向家村趕路。
袁惠妹聽了丈夫的話,贊同點頭:“那幾年吃不飽都沒斷贍養費,不用想也知道啊,咱這回去問問?!?
一家四口穿戴一新,趕到向家來送禮。
他們到的時候,張及第去隔壁鄰居家借桌椅板凳了,向紅旗和向立華、向綿綿在家。
向紅旗看到小弟過來,主動迎上去,說話都有點發虛:“鐵柱,弟媳,你們來了?這是妙妙和立正吧?”
兄弟倆關系緩和后習慣有商有量,突然登報斷親,屬實有點出人意料。
好在向鐵柱并沒有當著那么多人面質問的意思,他攬過兩個孩子:“來,快叫二伯,說祝賀堂哥新婚快樂,百年好合。”
兩個孩子有點怯怯的,對著見過幾面的二伯乖巧喊人,又對堂哥向立華說祝賀的吉利話。
兄妹倆雖然對小叔一家不熟,還是保持了面上的客氣。
大喜的日子就別計較那么多了,在向紅旗的努力轉圜下,一家人總算互相喊了稱呼,顯得親熱點。
就在氣氛有點僵的時候,向鐵柱看到張及第回來了,帶著妻兒一起給她打招呼。
看到旁邊訕訕的向紅旗,張及第也只能揚起客氣的微笑:“小叔來了,晚上留下來一起吃個飯?!?
她本來只請了自己的大姐張愛華,但是看到向鐵柱來都來了,總不好往外趕。
這個小叔子在當年分家的時候出言幫忙,人還算清醒,最近一段時間也沒整什么幺蛾子,她就當給丈夫一個面子。
向鐵柱其實生怕嫂子無情拒絕,就跟上一回參加大侄子向立國的婚禮一樣,禮金退了,人也趕走。
第二回向立黨結婚的時候,向鐵柱又送了禮,人不敢來了,可惜禮金也被原封不動的退回。
他這次來一直心情忐忑,聽到張及第這么說很開心。
向家雖然親戚不多,好在夫妻倆混了這么些年,有不少工友和鄰居,不用擔心第二天婚禮的熱鬧程度。
招呼完小叔,張及第就一直在家里忙活著明天的菜和流水。
明天就是正式婚禮,向紅旗夫婦自然要請假準備些酒席用品,家里只有還沒去上班的向綿綿和即將新婚的向立華。
其他兒女還在上班,連懷孕將近七個月的安悠都在崗位上堅守。
向綿綿看著才12歲的堂妹向妙妙和6歲的堂弟向立正有些好奇,她還是第一次見這兩個孩子。
兩個小孩也是第一次見堂哥堂姐,有點生疏但是滿臉好奇。
向綿綿剛準備主動去問問,向立華就先行動了,他對著堂弟向立正說:“就你叫立正啊?還有沒有人叫稍息?”
這個哥哥真的是……
向綿綿扶額,趕緊去安撫一臉懵逼的向立正:“堂弟你別管他,他一向不著調,你現在上學了沒?”
向立正剛想回答,卻被向立華一把抱起來:“立正,要不你參軍吧?到時候班長一喊立正,你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