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寧夏第一次發消息給二舅時,還把夏幽泉震驚了一把呢,心想,‘這小子這么快的嗎?不會是急行軍,去了就大殺四方吧。’
可是當派遣的官員到了金英國后才發現,這里根本沒有戰斗的痕跡,甚至金英國的國主還非常配合的安排這些官員熟悉當地業務,給他們的感覺就像當年通州劃分給京都一樣,興高采烈的。
再說寧夏大軍,一路順風順水,一萬多騎就跟組大團旅游一般,而且還是自駕游,只需自己‘駕’一聲,身下的交通工具就能跑出去老遠。
一日,大部隊行走在一片茫茫的草原上,忽然狂風大作,雖然沒有沙塵,但是強風依然吹的大家睜不開眼睛,馬匹也受到了些許驚嚇,寧夏趕緊下令,下馬避風。
所有將士很熟練的圍成了一個大圈,戰馬也很聰明的臥了下來,身處圈內,寧夏看著無盡的草原,感受著狂風凜冽,突然歌性大發,寧夏背對狂風,站在馬上高聲唱:
我站在烈烈風中,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望蒼天,四方云動,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我心中你最忠,悲歡夢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換我豪氣天縱,我心中你最忠,我的淚向天沖,來世也敢稱雄,歸去斜陽正濃。
繼續閱讀
一首霸王別姬唱完,雖然這里沒有虞姬離別,但是這里有狂風,有戰友,還有寶劍在手,寧夏便能生出萬丈豪情。
寧夏的歌唱完了,沒有等來掌聲,但是他等來了更激烈的事情,等來了夏叔他們五個的同時突破,因為他們都從寧夏的歌聲中聽出了意境。
‘砰砰砰砰砰’
五個連續的突破聲,再加上突破的暴風,讓本就凜冽的狂風變得更甚,至于那些馬匹,它們可不管你是不是在突破,反正你嚇到我了,所以馬匹開始了騷亂。
光安撫受驚的馬匹就費了大家二十多分鐘的時間,甚至一名士兵還在追趕受驚而奔跑的馬匹時崴到了腳。
這也是寧夏自出征以來出現的第一個傷亡名額,雖然沒有亡,但是傷了就是傷了,崴到腳也是傷。
寧夏的這套理論讓‘受傷’的士兵滿臉通紅,連忙推脫,他沒有問題,明天就能好。
寧夏并不是故意惡心人家,這些天,寧夏通過各方面的言論或者行動,早就跟這些士兵打成了一片,所以寧夏的這套言論,就跟哥們之間開玩笑一樣,大家聽后都是哈哈一樂,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三個半月后,寧夏大軍終于來到了地圖上的最后一個國家,倭國。
至于寧夏為何把這個地圖上寫著倭國的國家放在最后,一是因為,倭國這個名字讓寧夏天生反感,二就是,夏幽泉曾告訴寧夏,這個國家不簡單,別小看,因為,他們有可能是其他洲域楔進來的釘子。
經過商議,寧夏大軍并沒有從邊境開始試探,而是利用騎兵的優勢,快速突破了他們的防線,其實也不算突破,因為地域遼闊的原因,寧夏選了一個對方守衛相對薄弱的區域快速插入了進去。
就這樣,寧夏繞過了沿途的幾座城池,直接來到了倭國的國都之下。
不過,這個倭國也算有些本事,雖然突然出現的一隊兵馬讓他們猝不及防,但是他們并沒有慌亂,而是快速的集結兵馬,開始組織防御。
見對方的架勢,那就是在表明,他們根本沒打算投降。
既然不打算投降,那就只能付諸于武力了,于是寧夏吩咐將士安營扎寨,開始埋鍋造飯……
逆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