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寧夏獨(dú)自坐在膳廳猜測著中午會吃什么,見小紅跑了過來,神神秘秘的。
寧夏看著她兩手空空,于是問道,“今天沒有吃的嗎?還是想讓本少爺露一手啊?”
最近寧夏也是偶爾做頓飯的。
小紅搖了搖頭,回答道,“少爺,今天中午兩道菜,我先說名字,你猜猜是什么做得?”
寧夏聽聞便來了興趣,心想萬一是什么紅嘴綠鸚哥,在不知道的前提下,他還真猜不出來。
果然,小紅開始報菜名了,“第一道菜是,大救駕。少爺猜吧。”
寧夏一聽這名字就猜測跟皇帝有關(guān),而且肯定不是皇宮里的食物,沒準(zhǔn)是因為救過某位皇上才得到的這個名字,但是,這食材從哪里猜起呢?
關(guān)鍵是他也不知道救了皇帝的是富人還是窮人啊,身份的不同,決定了他們選用食材的不同,因此,寧夏無從下手。
片刻后,寧夏搖了搖頭,說道,“猜不出來,你這道菜跟那個珍珠翡翠白玉湯似的,根本無從下手啊。”
小紅‘哇’的一聲,“少爺,您居然知道珍珠翡翠白玉湯,幸好小蘭覺得那道菜食材一般,沒有做,不然就讓你猜出來了。那您猜第二道菜吧。這道菜的名字也是朗朗上口,一聽就能記住,那就是-------棺材板。請猜……”
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聽到這個名字,寧夏不是無從猜起,而是徹底暈了,他不確定的又問了一遍,“什么名?”
小紅笑的很開心,“哈哈哈哈……就知道少爺沒聽過這道菜,就叫棺材板。”
看到寧夏還是皺著個眉頭,小紅知道他肯定猜不出來,于是她開始往廚房跑,邊跑邊喊,“小蘭,少爺一道菜也猜不出來。”
沒一會兒,兩個小丫頭各端著一道菜走了出來。
出于好奇,寧夏先看了眼棺材板,因為這個名字過于特殊,然后他又瞅了瞅大救駕。
隨后寧夏無奈的說道,“呵,這讓我怎么猜。”
見自家少爺有擺爛的嫌疑,小蘭開始引經(jīng)據(jù)典,為其講述歷史知識:“相傳清初,吳三桂率領(lǐng)清軍打進(jìn)了云南昆明,而明朝的永歷帝逃至騰沖,當(dāng)時天色已晚,永歷帝一行人已經(jīng)走了一天的山路,這時大家饑腸轆轆、疲憊不堪,于是找到一戶農(nóng)家落腳,而主人家就將家中最好的食材餌塊、火腿、雞蛋和青菜合炒制成一盤菜,永歷帝吃后連連稱贊,并說“這盤菜救了朕的大駕”,于是騰沖炒餌塊便有了“大救駕”這個名字。”
別看小蘭不知道明朝、清朝是什么朝代,更不知道永歷帝和吳三桂是誰,但是不影響她把菜譜上的簡介背下來,然后拿到寧夏這里顯擺。
一旁的小紅更是有些嫌棄的說道,“少爺,這還是您給我們的菜譜呢,你居然都不知道。”
面對小丫頭的鄙視,寧夏覺得要為自己證明,不能再當(dāng)那個沒學(xué)問的寧夏。
只見寧夏眼珠一轉(zhuǎn),解釋道,“你這么說就不對了,是我給你們的菜譜,但是也不是我編寫的菜譜啊,我以前生活的夏國那可是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產(chǎn)生的美食更是博大精深,數(shù)量多到不可估量,我怎么可能樣樣記得啊。”
本來聽到五千多年的歷史時,兩個小丫頭還是有些不屑的,要知道僅僅是藍(lán)星的夏國就不知道存在了多久,更何況其他洲域那些更加強(qiáng)大的國家。
只不過在聽到現(xiàn)代夏國還有數(shù)不過來的美食時,兩個小丫頭的眼睛里又冒出了精光。
看在數(shù)不盡的美食的份上,兩個小丫頭勉強(qiáng)接受了寧夏的解釋。
隨后,小紅再次問道,“那少爺,現(xiàn)在看這道棺材板呢。”
這個說法讓寧夏覺得怪怪的,但是小紅既然問了,他就回答一下吧,“我猜這道菜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