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煙大感頭疼,拍賣公司本來就是一個爛攤子,接手的時候還如此不順利,發生這么多的事。
顧偉海是拍賣公司的核心人物,他走了,公司短時間內就很難支棱起來。
當然了,高薪聘請一位資深鑒定師,倒也不是太難。但短時間內,找不到很好的人選呀!
尤其是現在,事情還湊在一堆。
“就算是辭職,也讓他來一趟公司。”柳如煙說道。
眼前的這個糾紛,必須要盡快解決,否則影響公司的聲譽。
柳如煙把楚健等三個人留下來,都是昨天進過庫房的人,一名古董護理師,一名文物修復的老師傅。
在大家看來,“兇手”就在他們三人當中。
楚健無意間瞥見,周志明對他露出戲謔的眼神。
進入庫房后,楚健看到地上的碎片。為了保護現場,柳如煙特意讓人別動那些碎片。
楚健的左眼不經意地看了兩眼地上的碎片,忽然愣住了。
“好,你們三人,現在逐一跟我交代,昨天進來后,具體做了些什么。”柳如煙開口道。
“慢!柳總,我能先看一看這些碎片嗎?”楚健連忙說道。
柳如煙雖然不解,但還是點頭:“那你先看,注意將碎片放回原地。你們兩個先說?!?
楚健撿起最大的一塊,也就是碗底的那塊,還保持著完整,款識還在。
瓷器的款識,從宋代就開始有了。
那時候的款識,主要內容有作坊標記、工匠姓名、制作年份、吉祥語、宮殿名稱和宮廷用瓷專用款銘等。
自明代開始,瓷器的款識裝飾逐漸盛行,且不斷的豐富完善,成為瓷器工藝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成為我國鑒定瓷器的重要依據之一。
楚健手上這塊,款識是“乾隆年制”。
清朝的瓷器,以乾隆時期的最貴,所以一只粉彩瓷碗價值上百萬,絲毫不意外。
在清代年款中,某某年造的“造”字基本看不到了,而幾乎是“××年制”和“大清××年制”的年款。
在形式方面,一般都是六字雙行款和四字兩行款。年款的邊框,有單線圈、雙線圈、單方框等多種形式,同時也有無邊框的年款。
對瓷器了解的人,就應該清楚,乾隆一朝,官窯瓷以“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用得最多,三行六字楷書款在祭紅等器物上較為常見,兩行六字楷書款在白地紅彩等品種上雖有,但很少能見到,“乾隆年制”四字篆款及楷款也用的極少。
楚健一共在這些碎片中找到四處破綻,無論是款識,還是瓷胎、釉面,又或者繪畫,都有問題。
這件瓷器,周志明看不出是贗品,楚健還相信。
但顧偉海也看不出?那真是奇怪了。
“柳總,你們先過來,這瓷器有問題?!背『暗?。
有問題?
柳如煙等人很詫異,護理師眼底閃過一絲擔憂。
“什么問題?”
柳如煙接手拍賣公司之前,就對整個拍賣行分析過,清楚楚健的鑒定能力,并不認為他能看出什么來。
“這是一件贗品?!背『芸隙ǖ卣f道。
護理師忍不住開口:“不可能吧?顧大鑒定師都鑒定過,你比他還厲害?”
“我厲不厲害,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件贗品的破綻挺明顯的。就拿這款識來說,‘乾隆年制’用得極少,而且,這一橫不會那么長。
再說這釉面,有賊光。剛入行的新手都知道,瓷器釉面光澤太亮的不能收藏,這是瓷器剛出窯爐的現象。
還有這瓷胎太薄了點,要知道,乾隆時期的瓷器比雍正時的要厚一點,比康熙時的又要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