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人好像捉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眼中來了希望的光芒。
“靚仔!你隨便看。這幅畫,是我家老頭子收藏了大半輩子的。現在,我只求它能賣十五萬,能救我小孫子一命就行。”
十五萬,是做手術的錢,比較急用的。
至于以后的療養費,她被打擊得已經不敢加上去了。
鄭培強忍不住問道:“老人家,你小孫子怎么啦?”
直播間的觀眾也在關心這個事,很顯然,老奶奶是迫不得已,才將家里的寶貝拿出來賣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老人為了博取同情,編造的故事。
這種事,在古玩界并不新鮮,可以說很老套。很多都是家里有困難,不得已,只好將家傳之寶拿出來賣。
古玩界的人,早就聽得耳朵起繭了。
老婦人見鄭培強跟楚健似乎是一伙的,也就一五一十將自己家最近的情況說了一遍。
那神態,不像是編造故事。如果是假的,也只能說這老人的演技真好,進入娛樂圈估計有點前途。
這難免的,會引起一些人的同情心。
“不好意思!提到您的傷心事了。”
跟上來的年輕攤主也開口安慰:“別擔心,吉人自有天相。”
此時,楚健也聽清楚了老人家的情況,一時間有點不好意思撿漏了。
他的左眼告訴他,這是一幅兩匹馬在賽跑的畫,其中一匹的眼睛盯著對方,露出不服輸的眼神,十分傳神。
款署:“臣郎世寧敬畫”,下鈐“郎世寧”朱文印、“寫生”白文印。
鑒藏璽印有:“樂壽堂讀書記”和“養心殿鑒藏寶”等。
這是一幅清代郎世寧的畫作。
郎世寧雖然不是中國人,但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并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為清代宮廷十大畫家之一。
可以說,他是清代畫家中的老資格了。
在清廷劇里,郎世寧經常出現,所以他也被后世中國人所熟知。
他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繪畫技法,既講究西方繪畫中的立體效果,注意透視和明暗,重視寫實和結構準確的合理性。
郎世寧將歐洲的繪畫品種和方法傳授給中國的宮廷畫家,為中西文化藝術的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頗得皇家青睞。
其眾多作品中,最出名的,就是馬,可算是他的一大招牌。
不過,這幅畫也有問題。其中一個印好像是后來被人加上去的,估計是為了增加這幅畫的價值性。
然而,就是這個舉動,使得這幅畫讓很多人望而止步。
也是老婦人頻頻吃癟的最主要原因。
“老人家,我是木棉花拍賣公司的人。這幅畫,我看著不錯,可以拿到我們拍賣行拍賣……”
還沒等楚健說完,老婦人就問:“那得挺久才能拿到錢的吧?靚仔!你既然看著不錯,能不能買下來?我老婆子是真的等不了那么長時間。”
她懇求,差點要下跪了。
楚健理解她焦急的心情,只好問道:“那老人家您報個數。”
“十五萬,要不十二萬也行。”老奶奶生怕楚健嫌貴,再次降低價格。
兒子那兒還有三五萬,湊起來,夠做手術的了。
既然得知老人的情況,楚健不好意思掙這點錢。
于是,他問道:“你小孫子治好,大概要多少錢?”
他心里給這幅畫估價了一下,大概值一兩百萬的樣子。只要不超過這個估價值,楚健都還能接受。
老奶奶愣愣地看了一會楚健,活了那么久的她,怎么會聽不出楚健的意思?
她頓時對這個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