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會結束已經過去了三天。
這三天中,拍賣公司好好地慶祝了一番。柳如煙批了一筆資金,舉辦慶功會,論功行賞,就連掃地的阿姨都拿到了幾千元的獎勵。
楚健這次雖然掙了不少錢,還掉借田榮的那一百萬,然后又給家里匯了足夠的錢,讓爸媽好好蓋個樓房享福,但他沒有就此咸魚。
今天,他來到新華路的古董街,這里可是羊城比較出名淘寶的地方之一。
望著眼前眼前的古式建筑,他朝里面瞄了幾眼,有點出乎意料,這里似乎有點冷清,跟自己想象的好像不太一樣啊!
在楚健停步的時候,身邊走過幾個人,往里面走去。
顧客并不是很多,可能是現在太早了吧!十點都還沒有到。
看到有些老人拿著放大鏡,在那里不停的查看著攤位上的東西,看得是十分的入迷。
他經過一個攤位,光頭老板正在給一對青年男女講解他們看中的一塊玉,吹得有點過分,什么清朝王爺的寶貝,后來經過幾個軍閥之手,也都清清楚楚,說得好像就是那么一回事。
楚健一看就知道那塊玉根本就是假的,估計價值可能連一百塊錢都不到吧!
不過他并沒有去多管閑事,古董這一行,自己眼力不行,只能自認倒霉,要不然也不會衍生出這么多的古董販子。
光頭老板是個人精,剛才一直在偷偷打量面前這個年輕人,見他手腕就戴著好幾萬元的名表,立即明白應該怎么做了。
這種年輕人,他們最喜歡,不懂行,可以忽悠。
尤其是帶著女人的年輕人,更容易上手。在女人面前,男人一般都很爽快,不會婆媽。
“三萬五千,你看怎么樣?你看著玉質、這雕琢,便知道不會便宜,加上它的歷史,三萬五千在別的地方絕對是找不到的。”
青年還沒說話,身邊的女人就開口:“那還不如買一塊新玉,到珠寶店去挑。”
她認為,三萬多,可以買一件非常好的玉牌了。比如,她手上戴的這翡翠手鐲,才一萬多。
“呵呵!新玉和古玉是沒法比的,你們不妨先考慮一下,不礙事!反正這件玉牌我不愁賣不出去。”攤主是真不擔心一樣,很篤定。
然后他就沒有繼續去關注,很快就來到一個攤位上,老板看見楚健后,一下子就在想水魚終于來了。
楚健挑中其中一個泥塑的貓,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普通的招財貓。
泥塑,俗稱“彩塑“泥塑藝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后,捏制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繪。
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
通常來說,泥塑的工藝品沒有特別珍貴的,賣不出什么高價。
而提到招財貓,可能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日本,認為招財貓最早源自日本。
其實不然,有關貓能帶來財富的說法,在我國是自古就有之。
在隋唐時期,從宮廷到民間都流傳著“貓鬼”能帶來財物的說法。隋文帝和隋煬帝都親身經歷“貓鬼”。
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了一個四貓紋漆盤。在黑漆盤的中心,用朱漆繪有一只蹲地回首翹尾的貓,外圍的同心圓環中也繪有與中心呈三點對稱環繞的三組貓,它們貓眼圓睜,四爪潛伏,長尾上翹,形象極為生動。
據說,日本古代是沒有貓這種生物的。
大家比較公認的是,貓出現在日本文化中,還是因為唐代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從中國帶回了貓。
傳聞,當時的遣唐使為了帶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