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楚健的人氣越來越高,那也就能帶動拍賣行,畢竟有一個靠譜的鑒定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第二個持寶人也開始上場,不過并沒有像陳老師那樣有這么好的古董,只是一只仿的花瓶而已,并沒有什么價值。
不過持寶人并沒有氣餒,畢竟這個世界才有多少古董,反正這個自己只是花了幾百塊錢買下來,就當做交學費唄,而且又不是虧不起。
........
選手們對于楚健的存在,可以說是十分的忌憚,連續兩次打臉評委,這樣的實力,就算是在評委當中,也算的上是中上的水平,就更別說跟選手相比了。
這有點降維打擊的味道。
很快就來到最后一個持寶人上場,只見手里捧著一個小碗。
放在鑒寶臺上后,主持人問道:“這個也是你自己淘回來的嗎?”
向天說道:“不是,你們問這么多干嘛?我的時間寶貴,趕緊幫我看到底是不是真品就完了?!?
這個影青碗可是自己花了一百多萬買下來,但是自己請的是趙德志幫忙掌眼,他信誓旦旦的保證這個是真品,然后一轉手的話,最起碼值個兩三百萬。
向天聽完后,也忍不住貪念,把自己公司的流動資金都拿出來購買。來這里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在這里出手。
就好像剛剛那個人一樣,只花了五百塊錢,然后一轉手就賺了一百萬。
主持人聽到,雖然有點惱火,但是出于主持人的素養,便回答:“原來是這樣,那接下來就交給我們的選手吧!”
兩人就站到一旁,給選手們留出位置。
其中一位選手,直接上手,然后就在嘀嘀咕咕:“影青瓷....”
直接拿出一個手電筒,照射在碗上,燈光一照,小碗外面的暗花紋刻,立即清晰的在內壁浮現出來。
暗花紋刻,是常見的纏枝蓮紋,構圖簡練,給人以雅致之感,特別是在光暈的浮動下,更是給人一種動態之美。
然后手腕一轉,目光落在影青小碗的底足上。四個青色的楷書,立即映入了他的眼簾。
“沐齋居士!”
選手驚呼道。
因為他可是知道沐齋居士到底是誰,唐英他在瓷器上所書具的款識除唐英、俊公外,還有俊公氏、雋公、叔子、蝸寄、蝸寄老人、陶成居士、沐齋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
唐英,清代陶瓷藝術家,能文善畫,兼書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沈陽人,隸屬漢軍正白旗,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鎮督陶官,在職將近30年,先后為雍正和乾隆兩朝皇帝燒制瓷器。
他就是瓷都,清代雍乾時期,最有名的督陶官。在任三十年期間,把清代的陶瓷業,發展到最頂峰的狀態,被世人稱之為唐窯。
唐英悉心鉆研陶務,身體力行,不僅經驗豐富,而且還對景德鎮瓷業生產技藝進行科學總結,從理論上加以提高,先后編寫出《陶務敘略》、《陶冶圖說》、《陶成紀事》、《瓷務事宜諭稿》等著作。
他在督陶期間,還系統考察和研究了景德鎮制瓷工藝,編寫了《陶冶圖編次》,是了解研究景德鎮清代瓷業生產狀況的珍貴史料。
臺上的唐老聽到后,也坐不住,便急匆匆的趕下來。
本來這樣是不合規矩,但是唐老德高望重,就算是舉辦方也不能說什么。
選手看見唐老等人下來后,便讓出了位置。
唐老直接上手,觀察了許久,然后嘆聲道:“流傳了兩三百年,品相卻依然完美無缺,好像新出窯的一樣,只可惜?!?
剛剛上手他自己就感覺到奇怪,一個瓷器歷經兩百多年,怎么可能會跟新的一樣。
向天聽到后,心中涌起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