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楚健將老大葉文軒喊了出來。
葉文軒得知他買了豪車,要過過手癮。
其實,葉文軒自己也有車,但很少開。
幾分鐘后,楚健和葉文軒來到一間經營早餐的小店。店面不大,也有些老舊,但很干凈衛生。
“靚仔,吃什么?”老板招呼道。
“瘦肉雞蛋腸粉。”葉文軒答道,然后微轉頭對楚健問道:“你呢?”
“生蠔雞蛋,另外再來兩碗白粥。”楚健看了眼貼在墻上的菜單。
“好咧!先找位置坐,馬上給你做。”
腸粉是一種非常出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屬于粵菜系,源于唐朝時的瀧州今廣東羅定市。
它一開始并不是叫腸粉,而是龍龕糍,腸粉之名大有來頭。
據說,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游江南那會兒,受了吃客大臣紀曉嵐的誘惑,專門轉到羅定州吃龍龕糍。
當吃到這種\"夠爽、夠嫩、夠滑\"的龍龕糍時,乾隆贊不絕口,并乘興說:“這糍并不算是糍吧,反而有點像豬腸子,不如就叫腸粉吧”,腸粉因而得名。
腸粉有軟潤爽滑,入口彈口,色白甘香,回味無窮的特點,是羊城茶樓、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備之品,同時也是很多市民早餐的必選之品,老廣記憶中的美食之一。
就一會的功夫,兩份還冒著絲絲熱氣的腸粉就端了上來。碟中的腸粉被切成約3厘米長的小段,剛好能一口吃掉,上面撒了些炒香的芝麻和澆了少許香油,有一股香氣撲鼻而來。邊上擺放兩棵熟菜心,淋上特制的豉油,看得直流口水,
葉文軒和楚健兩人二話不說,直接操起筷子,嗦嗦地將腸粉往嘴里送,期間還不忘喝口白粥。
“夠爽、夠嫩、夠滑!”吃掉碟中最后一塊腸粉,葉文軒感嘆道:“怪不得,乾隆皇帝游玩江南,回到京城還對腸粉念念不忘。”
楚健也頗有同感:“還是一如既往的爽滑可口,回味無窮。吃了一份,還想再來一份。”
“老板,這里再來兩份,跟剛才一樣的。”葉文軒直接對老板喊道,他感覺自己還能再干兩份。
老板聞言大喜:“好的!馬上就好。”
這不僅是多賣出一份,更是得到了顧客的認可。它能讓人產生一種自豪感和滿足感,自己的勞動付出是值得的。
很快,兩人又把腸粉消滅掉了。
其實,腸粉能這么受人喜愛,除了美味可口,還有就是花費時間少。一份腸粉只需兩三分鐘就能做好,而且不燙嘴。無論是在馬上吃,還是打包帶走,都特別適合趕時間的上班族和學生。
打了個嗝,葉文軒站起來道:“解決了溫飽,走,準備去干正事!”
“你那是解決溫飽嗎?”楚健瞟了眼葉文軒微微凸的小腹吐槽道。
“嘿嘿!”葉文軒尷笑一下,直接往外走。
楚健起身,準備跟上去。就在此時,鄰桌一只占有些許食物殘留的碗吸引了楚健的目光。
葉文軒走了幾步,才發現楚健沒有跟上,轉頭一看,“咦,這家伙又在干啥?居然對著一只碗發呆。難道那碗有貓膩?”
對楚健的撿寶能力自然毋庸置疑,但又覺得不可能,如果真是古董,萬一不小磕碰或摔碎,還不心疼死?
返回后,葉文軒小聲問道:“有什么發現?莫非那碗真是個老物件?”
“還看不準。”沒上手看過,楚健不敢確定那碗到底是真還是假,除非動用左眼的能力。
畢竟,我國的古代藝術品制作,歷史悠久,樣式眾多,產量龐大,除了歷代流傳下來大量的傳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層出不窮。
而另一方面,某些人出于各種動機,對古董作了大量復制品或偽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