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戈這部片子拍的不錯,比我預想的效果要好。”
林朝陽臉上掛著笑容,眼神柔和,一下子疏解了陳凱戈內心的緊張與忐忑,隨即他的心里又充斥著喜悅。
人的名,樹的影。
要知道林叔兒在戲劇創作領域的水平可不比他寫差啊,這么些年經手編劇的那些劇本哪一部不是叫好又叫座?
更何況林叔兒還手握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獎,這可是全中國獨一份兒!
陳凱戈看得出來,林叔兒的話并不是客套,而是真誠的。
“那……您覺得有拿獎的希望嗎?”陳凱戈問。
林朝陽眼神微妙的看著大侄子,你跟我擱這玩“攔路討封”呢?
西柏林電影節的舉辦時間是2月下旬,這都1月下旬了,眼瞅著還有一個月。
按照正常流程這幾天就要公布入圍影片名單了,也就意味著那些報名的參賽影片的拷貝必須在這個時間之前送到組委會手中。
而且還得給選片組時間選片,至少得提前一個半月。
《孩子王》11月底時只是報了名,到現在連影片后制都沒完成呢,更別提把影片拷貝送到組委會了。
進入選片環節,影片拷貝還沒到,對于一般的影片來說已經注定被淘汰了。
但《孩子王》情況不一樣,中影公司的小余確實有兩把刷子。
她當年在西德留學,就幫著滬影廠往德國賣電影。
前幾年她陸續將《燕歸來》《鄉情》《血,總是熱的》等多部影片送去了西柏林電影節。
人家電影節組委會說,你們中國的電影政治味道太濃,請你們下次多送點生活味道濃的電影。
小余表面上答應,可轉頭又送出了《雅馬哈魚檔》《陌生的朋友》這些影片。
盡管這些片子都是第一圈就被刷下來了,那也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事。
后世陳凱戈為了參加戛納電影節而臨時毀約西柏林電影節,如此惡劣的情節徹底激怒了西柏林電影節組委會。
按照正常邏輯,小余作為中間人肯定會被遷怒。
但結果卻是,她在西柏林電影節報名時間截止后的12月,即組委會已經不接受新的報名時,硬生生的通過電影節主席哈德恩將章藝謀的《紅高粱》送進了電影節。
你就說牛逼不牛逼吧!
最關鍵的是,《紅高粱》最后還他么拿金熊獎了!
這次《孩子王》來不及送片,小余讓陳凱戈先剪出30分鐘的劇情來,然后飛去找到了哈德恩。
一邊給哈德恩同聲傳譯,一邊把電影猛吹了一番,順利的讓哈德恩對《孩子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大加贊賞。
得到電影節主席的贊賞,入圍自然不是問題了,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孩子王》拿獎的概率。
現在唯一不確定的是,《孩子王》最后到底會拿到一個多有份量的獎項。
“別想那么多了,得不得獎是電影節和評委們的事。”
林朝陽的話讓陳凱戈有些失落,余姐回來說電影節主席哈德恩先生對《孩子王》可是很欣賞的,說不定能拿個大獎。
陳凱戈又問:“林叔兒,您說我這部片子要是參加戛納電……”
他口中的“影節”兩個字還沒說出口,就感覺到一道冰冷的眼神閃過,只見林朝陽瞇著眼睛正看著他。
陳凱戈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他感覺其中藏著很強烈的危險氣息。
“滿口胡沁些什么東西?這邊都報完名了,大伙忙前忙后幾個月,你當是過家家?”
陳懷愷嚴厲的呵斥著兒子,又朝林朝陽和陶玉書賠笑道:
“你們倆別聽他胡說八道,這小子受了他電影學院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