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席如同被按下靜音鍵,直到某個前排觀眾打翻礦泉水瓶,爆裂聲瞬間點燃全場。
“這是什么魔術表演嗎?”
“中醫還能這么玩?”
此起彼伏的驚呼中,陳潘炔顫抖著接過話筒:
“這是中醫典籍記載的飛針封穴絕技,需要同時掌控腕力、認穴精度和氣流預判,與張華的診療手段存在維度差異。”
原本志在必得的張華突然暴起:“就算會雜耍又如何?望聞問切四診未施,湯藥炮制流程全無,這算哪門子醫術比試!”
這番辯解顯然站不住腳——監控畫面清晰顯示,當張華還在切脈時,顧淵的銀針已然精準刺入患者安眠穴與神門穴。
評審席上的陳潘炔猛然起身,指節敲擊桌面發出脆響:“參賽選手,請復述你診斷的病癥!”
“長期勞累引發的神經功能紊亂!”
“治療方案呢?”
“需服用安神靜氣方劑配合針灸調理,建議充分休養!”
“但患者是互聯網從業者!企業實行996工作制,業績指標如山,何來休養余地?”
“這……”
“顧淵這兩針下去,直接切斷了他的焦慮循環!與其被動調養,不如強制進入修復狀態!”
隨著陳潘炔話音落下,全場目光聚焦于治療臺上的患者——此刻正鼾聲如雷,任觀眾席噓聲四起仍酣睡如泥。
監測儀顯示其腦波已進入深度睡眠周期,這無疑是對治療方案最有力的證明。
主持人擦拭額角冷汗長舒一口氣,暗忖險些釀成直播事故。
評委席的錢家代表團則難掩喜色,幾位年輕子弟交頭接耳:
“難怪顧淵今早對著經絡模型反復練習,原來在精進隔空刺穴的絕技!”
“這手飛針術頗有古法遺風,倒像是武俠小說里的點穴功夫!”
觀眾席中的顧山少撫掌大笑,當初投資顧淵正是看中他劍走偏鋒的膽識。
武術家劉源摩挲著下巴,回想起擂臺較量時對方展現的驚人爆發力,此刻方知那精準控制力源自深厚醫學功底。
原本質疑聲不斷的觀眾席漸次沸騰,這場顛覆認知的治療展示徹底點燃了現場:
“這才是國粹應有的玄妙境界!”
“以氣御針竟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薛醫師這手絕活當真妙手回春!”
評審組最終亮出滿分牌時,大屏幕實時呈現的腦部供血對比圖,清晰展示著患者從神經衰弱到深度修復的驚人轉變。
這場現代醫學與傳統技法碰撞的視覺盛宴,注定成為中醫競技史上的經典時刻。
這場醫學比試的結局,竟在選手登臺時早已注定!
當裁判宣布結果時,人們才驚覺顧淵全程未移動分毫。
若他開場就施展那手銀針絕技,張華恐怕連展現實力的機會都沒有——那枚懸而未發的銀針,分明是給對手保留最后體面的溫柔。
站在場中的張華渾身發顫,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他想不通這個大學肄業又入獄服刑的“廢物”,何時修煉出這般驚世駭俗的醫術?
更諷刺的是,某些觀眾席上的雜技演員還在嘟囔:“不就是飛針穿物的把戲?我們團里三歲娃娃都會!”
觀眾席上那些原本瞧不起顧淵的同窗們,此刻全都變成了啞巴。
胡浩和周意婷對視時,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驚恐——若換作自己上場,就算把抓藥速度練到極致,又怎能快過那破空而來的銀針?
現場突然爆發出抗議聲浪:“這根本是作弊!”
“讓他參賽對其他選手公平嗎?”
但很快有眼尖的觀眾發現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