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要去面圣,這也是甘奇攔不住的。
胡瑗要想皇帝把甘奇要來,要到太學去當博士,皇帝自然不會同意。所以胡瑗就得給皇帝上課,講道理,講大道理。
趙禎聽也是這么聽,應也是這么應,就是不同意。
甘奇在趙禎心中,那是務實辦差的一類人。
甘奇在胡瑗心中,卻是那繼往圣之絕學的治學之人。
兩人在觀點上有出入,那到底是辦差重要,還是繼往圣之絕學重要?趙禎與胡瑗兩人的想法在這一點上明顯有出入。
這就是皇帝與大儒之間價值觀的區別了。
胡瑗想說服皇帝,但是皇帝其實并不想說服胡瑗,皇帝的處理辦法很簡單,那就是有禮有節推脫。
把胡瑗氣得夠嗆,差點又要一個頭磕在地上,來個不死不休了。好不容易選出來的衣缽傳人,連這一輩子收集的所有書籍都送給甘奇了,花了這么大的代價,反倒給他人做了嫁衣。
最后的結果,就是皇帝說了一個托詞,先讓甘奇辦差,辦好現在的差事之后,再讓甘奇治學。
胡瑗這倒是勉強可以接受了,回家而去。
只是這胡瑗一回家,就出了一件大事,胡瑗病倒了,臥床不起。
事情就是這么突然,胡瑗這個老頭,大限將至。
這個消息,滿城轟動。
以往胡瑗活著的時候,似乎感受不到胡瑗在這汴梁城的能量,胡瑗也從來沒有表現過他在這座京城里有什么了不得的政治能量。
直到胡瑗臥床不起這一刻,才知道這個老頭,實在是了不得。
禮部官員,幾乎一個不缺,絡繹不絕往胡瑗府邸看望。
朝廷大佬,連韓琦都往胡瑗府邸而來,二府三司,三省六部,無數官員得空就往胡瑗府邸而去。
汴梁周遭的地方官員,皆在坐車往汴梁城內趕來。
太學與官學這種地方,那就更不用談,學生之流,更是數不勝數。
連皇帝都派人前來看望。
身為胡瑗衣缽傳人的甘奇,站在胡瑗床邊,兩眼含淚,看望之人一個接著一個,幾乎都是甘奇負責招待。
胡瑗有子,名叫胡康,在杭州當官,所以衣缽傳人甘奇,算是暫代胡瑗兒子的職責。
胡瑗就這么睜著眼睛看著,似乎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面色慘白,無精神,眼中似乎也有淚水。
在招待客人的間隙,胡瑗拉著甘奇的手,有氣無力說道“道堅,你定要好好治學,不可為俗事纏身,治學乃是正道,老夫若是走了,圣人之學,道堅你切莫懈怠……”
胡瑗似乎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了,好似在交代后事一般。
“學生一定銘記于心,不敢懈怠。”甘奇眼中噙著淚水,傷心不已,這個老頭實在可愛,相識不過兩年時間,這個老頭對甘奇的好,自不用說。人總是要講感情的,甘奇這一刻實在有些忍不住,噙著的淚水,已經流了下來。
胡瑗費盡力氣抬起手,擺了擺,說道“人終有一死,不必過于悲切,老夫活了個六十六載,此生無甚遺憾了。就如你曾稱老夫一聲胡子,老夫愧不敢當,其實心中又何其欣慰,有你一聲胡子,老夫更是死而無憾。其實老夫知曉道堅你心中所想,對于治學而言,你更愿走仕途,年輕人皆是如此,出將入相,自然比治學傳道要顯貴于人前。但是道堅你,有大智慧,你若不治學,那就是暴殄天物,大材小用了。老夫對你寄予厚望,你定不能教老夫失望。”
甘奇已然跪在了床邊,一禮而下“學生定然不教先生失望。”
“好,好啊……”胡瑗蒼白的臉上露出了一些笑意,看著甘奇的眼神中,帶著欣慰,口中又道“老夫祖籍在陜西,卻生于泰州,也起與蘇湖,若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