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回到城池里,不知多少軍將要人頭落地。
但是所有的遼國將士都知道,宋人軍隊不堪一擊,這是從幾十年前就傳下來的認知,沒有哪個契丹人會覺得宋人的軍隊戰斗力很強,這是這幾十年來打擊敵人提升自己的宣傳方式,也是宋人軍隊戰斗力本就不高。幾十年前的邊境之戰,遼國從來都是勝多敗少,至今宋人每年都得給遼國交保護費就是明證。
更何況,宋人不過萬,遼軍兩萬多,光是騎兵就有五六千。這場仗,還有什么理由不戰自退呢?
遼軍大陣之中,終于也傳出了鼓聲。
遼國馬隊,也開始邁步向前。
顯然雙方都知道,沖鋒還早,得到一箭之地才開始沖鋒。所謂一箭之地,就是一般弓弩的射程。
興許,按照慣例,到了一箭之地,雙方還得互相派人交談幾番,還要對峙許久,才會正式開戰,甚至有些時候,對峙完了,并不一定就真的會立馬打起來。
不過這種慣例,也都是傳說的故事,雙方幾乎都沒有幾個人真正上過戰場。
雙方人馬,慢慢互相靠近著。
一箭之地還未到。
甘奇忽然一聲大喊“八牛弩準備!”
甘奇身邊有一個令兵,從馬鐙上高高站起,舉起了一桿紅色的旗幟。
甘奇從河北各地收攏來了百多張八牛弩,此時正被人抬著隨軍往前,掌管這一部的軍將名叫折克行,當他看到甘奇身邊高高舉起的紅色旗幟之后,連忙大喊“放下,把弩快放下,拉弓,上箭!”
床弩被重重放在地上,軍漢們雖然訓練了無數次,此時依舊手忙腳亂開始拉弦,又手忙腳亂開始把巨大的箭矢放上去。
“不要慌亂,按照以往的操練來,按部就班,每個人各司其職。”
“不要亂,各司其職。”
折克行大喊連連,他也著急,著急不已,麾下軍漢亂成這樣,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之前訓練可不是這般。
待得所有床弩都拉弦上好了箭矢之后,折克行便抬頭緊盯著前方的紅色令旗。
最頭前的甘奇用沉著而又沙啞的聲音說了一句“放!”
令兵放下了手中的令旗,人也回坐在馬背之上。
最后頭的折克行連忙大喊“放箭,放箭?!?
“嗡,嗡,嗡……”
一片弓弦之聲,巨大的弩箭成了一道黑影,上百條黑影成一條拋物線劃破長空,帶著呼嘯之聲。幾十年前,就是這種箭矢在戰場上精準的射在了遼國統帥蕭撻凜的額頭之上。
箭矢帶著巨力,從高空落下,扎進一個牛角頭盔的肩膀之上,箭頭從他肩甲射入,火星四濺,再從他的腋下射出,余力稍減之后,再射入馬背之中,一直射進了馬匹的腹腔之內。
馬匹吃疼,前蹄高舉,一聲嘶吼,往前狂邁幾步,立馬栽倒在地,連帶那牛角騎士也倒地而去,卻未摔開,人馬因為一桿巨大的箭矢被釘在了一起。
“放箭,接著放箭?!闭劭诵懈吲e長槍,用盡力嘶吼。
滿臉緊張的軍漢們,手忙腳亂再次拉弓上弦。
遼軍緊密的陣中,又是射倒上百,哀嚎一片,慌亂的馬,死傷的人,引起了不小的混亂。
這種八牛弩,雖然是宋軍獨有,但也并不代表遼軍就沒有類似的東西,但是今日遼軍是來運東西的,顯然沒有帶這些東西出來。興許遼軍的甲仗庫里,也有許多這種玩意正在發霉。
八牛弩才到第三輪,猛然間就聽到對面遼軍的鼓點開始密集起來。
什么一箭之地兩方對峙,還有什么叫陣談判,那真的就是傳說。
至少甘奇是不會去想這些傳說的。
所以遼軍遠遠三四百步之外,就開始擂鼓沖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