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也反抗不了狄諮的力道,口中大呼“兀那軍漢,快放開我。”
狄諮反而更加大力,門檻都不避,拖著晏幾道就過了門檻,把晏幾道上下跌得背過氣去,到得大殿之外,狄諮還故意把晏幾道往臺階下一扔,看著狄諮咕嚕咕嚕滾下臺階,心中只覺得解氣非常。
晏幾道跌得是頭破血流,回過神來,涕淚俱下,怒火情緒上涌,便是破口大罵“忠言逆耳無人聽,狼子野心無人知,國之將亡,國之將亡啊!”
狄諮聞言大怒,左右一呼“此賊咒罵家國,無君無父,掌嘴掌嘴。”
狄諮這是拿起雞毛當了令箭,他在這皇城之內辦差許多年了,親耳聽得無數人攻訐他的父親狄青,他站在旁邊只能忍著,如今又遇到這種情況,他本來也只能忍著,哪里想到還有這么一個拿雞毛當令箭的機會?這他媽太解氣了。
左右軍漢還有些不敢,畏畏縮縮不前,狄諮親自下場,飛快下得臺階,抬手噼里啪啦就是一通扇。
晏幾道是一邊躲一邊罵“腌臜小人,竟敢如此待我,竟敢打我,可知我是誰嗎?”
“我這是代陛下打的。”
“住手,陛下也不敢打我!”
“我是代列祖列宗教訓,代天下黎民百姓教訓。”
“……住手。”
狄諮住手了,狄諮終究還是不敢真把晏幾道打成怎么樣了,打幾下解氣,多打也不敢,畢竟這位是讀書人。
打完人,狄諮上了殿前臺階,守在臺階之上,防止晏幾道忽然發瘋往大殿里沖。
大殿之內,司馬光長長松了一口氣,只等退朝了,他還想去御書房奏對,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退朝之后,御書房內,本只有三人,李憲來報,司馬光又是啟奏,才加了司馬光一個。
一番嘴仗就打起來了,在司馬光看來,其實事情非常簡單,不論甘奇是誰,此時甘奇正是北擊黨項、西打吐蕃的時候,有什么事情,一定得事情徹底結束了再說。這個道理最簡單不過,國家利益肯定在得放在任何事情的前面。
打嘴仗是好事,至少把這件事情拖住了,這就是司馬光心中所想,只要不公開,拖著就是最好不過的。
趙曙越是不能決斷,越是有利。只等甘奇把事情做完回來,怎么樣都行。
皇城之外,卻是另一番景象,朝堂之事,豈能瞞得住?傳播消息的頭號人物就是晏幾道,他在東華門外,一邊哭一邊罵,旁人來問,他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他在西北的遭遇一一說來,只以為這般可以揭露甘奇的真面目。
然后事情就變了,無數人圍著晏幾道罵“晏幾道,良心被狗吃了?”
“晏幾道,甘相公何等人物?豈容一個進士都考不上的人在此構陷?”
“晏幾道,不得好死!”
“無恥,敗類。”
晏幾道還要解釋“們可知,那甘奇在西北,結多少軍黨?們可知,西北……”
晏幾道的聲音還未出來多少,立馬被旁人淹沒“晏幾道,收了文彥博多少好處?如此替他奔走效勞,當真把晏相的臉都丟盡了。”
晏幾道還是過于自負,不知甘奇在文人士子中間的影響力,不知甘奇在百姓中的影響力。不知甘奇這么些年京華時報上的經營,對于民間輿論有多大的影響力。
好在此時沒有人再打他,文人不會動手,百姓也知道這位是宰相之子,京城里有名的才子,不敢動手。
“甘相公太不值得了,他在前方沖鋒陷陣,后方卻還被小人構陷,甘相公太委屈了。”
“晏幾道,往后休要與我等為伍。”
“晏相一世英名,皆毀于手。”
“滾。”
“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