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本職任務,不褒不貶,無功無過,如此而已。但若是參與到貴國與暹羅的戰爭當中,這就嚴重違背了大宋的國策,損害了大宋的利益,所以……你懂得?!?
朱振唉聲嘆氣,一臉為難,為陳有年解釋自己的“為難之處”。
其實違背屁的大宋國策,小皇帝連自己能活幾天都不知道。
若是讓他知道,在安南還有人妄圖忠于自己,保不齊他連衣帶詔都能搞出來。
應天的袞袞諸公才不管什么安南打暹羅還是暹羅打安南,安南亡國與暹羅亡國跟我們有個毛的關系?反正都是天高地遠鞭長莫及,管也管不過來的地界兒,人腦子打出狗腦子又與大宋何干?
愛咋咋地吧。
說到底,大宋的對外政策,其實就是沒政策……
可陳有年哪里知道這些?
他惱火的是朱振的貪得無厭!
條件這不是都談好了么?這個可惡的家伙居然臨時起價!
聽明白了,一萬石贈送的稻種和百萬石半價的稻米,這是朱振拿來交差的,是公賬,有了這些可以保證大宋朝廷不會追究朱振擅自出兵的責任。
然而想要朱振出兵,單單讓他對朝廷有交待還不行,還得讓他對自己有交待……
意思很明顯——老子自己沒好處,閑得蛋疼啊摻和你們這些破事兒?
陳有年畢竟是有氣量的,只要朱振愿意出兵,那條件就隨你開。想來也不過是一些黃白之物,剛才允諾五萬兩人家看不上,那就翻一倍?
“小的明白伯爺的難處,這樣,條件伯爺您開出來,小的的斟酌著辦,定然不會讓伯爺對上對下無法交待,吾安南國也世代感念您的恩德,您看如何?”
說著漂亮話,其實陳有年心里也有些打鼓。
瞅著這位如此奢華的生活品質,得多少錢才能看得入眼?
誰知朱振一臉不悅,正容說道“陳兄想必是誤會了。你我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本伯定然交了你這個朋友,況且安南國與大宋一衣帶水淵源深厚,本伯怎能為了區區私利,在如此緊要關頭要挾陳兄?這種事,本伯絕不為之!”
陳有年愈發忐忑了。
這話聽著當真舒爽,但是也表明了現在朱振的心里絕對不是打著要錢的主意。
“但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這句話陳有年是肯定沒聽過的,但是不代表他不明白這個道理。若只是要錢,陳有年可以任憑朱振開口,大不了就是搬空庫房,又有什么打緊?
反正若是大宋不出兵,早晚庫房里的那些寶貝都得給暹羅國擄掠一空……
深吸口氣,陳有年坦然道“是小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深感抱歉。伯爺有何要求,但說無妨,只要小的能夠做主的,絕不吝嗇?!?
“好!”
朱振一拍巴掌,贊許道“陳兄當真有魄力,安南國后續有人,未來在陳兄的領導之下,定然繁榮昌盛!吾大宋愿意世世代代與安南國結成盟友,不離不棄,友誼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