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的時候,他打起精神,吩咐隨從,“立刻拿著虎符,去淮安附近府縣,各處水師軍營,調集兵馬,發兵霍山,務必將朱振救
出。”
“這個……”隨從立刻一臉難看的表情,說道“老爺,水師那邊兒送信來了,目前張士誠大軍壓境,他們不得不去前線鎮守。”
劉伯溫眉頭一皺。
好你個張士誠,對待自己女婿,你可從來不松懈,不掉鏈子啊。
他知道,張士誠跟朱元璋一直不對付,可沒想到,張士誠已經到了這般見縫插針的地步。
張士誠啊,張士誠,你是真的作死啊。
劉伯溫感覺自己竟然有些疲憊。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淮安的處境竟然如此糜爛。
定了定神,劉伯溫知道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救出朱振,若是朱振一死,這個仇恨就是不死不休,這些世家豪族,根本就沒有希望存活下去。
就算是朱元璋忍氣吞聲了,將來肯定也補回饒恕淮安。
到時候不論是各種徭役,還是各種賦稅,都少不了。
但是這跟世家有什么關系,真正苦的還是普通百姓。
這就是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大神打架,小鬼遭殃。劉伯溫揉了揉太陽穴,這長時間窩在金陵,確實不行,這身子骨精氣神都有些不夠用,長出了一口氣說道“拿著我的名帖,拜會各家士卒,讓他們老老實實在自己地盤呆
著,誰在折騰,莫怪老夫不講情分。”
金陵城雖然并未發兵,但是各地的民夫已經開始絡繹不絕的趕往金陵。
一隊隊訓練中的士兵開始在金陵集結。
整個金陵城都沉浸在暴風雨前夜。
一隊隊正在修整的老卒,開始頂盔摜甲整齊的出現在金陵城外的大營里。淮安相對比較獨立,甚至可以說不是朱元璋的地盤。但是朱振出了事兒,應天的百姓還是非常關心。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位年輕的伯爺,曾經一次次在戰場上立下赫赫功
勛。
在應天人直觀感應里,這個時候是該幫一把的。
暫時被聚集起來的民夫被要求修整庫房。
等見到從軍山和盱眙源源不斷運輸來的糧草的時候,應天的百姓更加念伯爺的好了。
張雪年這個人到底怎么樣?
走在應天街頭,隨便找個人問,都能得到一致的答案。
好人。
此時還沒有水滸傳這本書,不然及時雨的名號一定是朱振的。要知道,朱振是第一個站出來,收攏流民,給大家一份工作的。
要知道,金陵每一次缺糧,糧草都是從軍山和盱眙調運過來的。
要知道,朱振還有個妙手神醫的稱呼。金陵不論是誰有個傷口,都用過人家鋪子生產的平價繃帶。
當百姓們得知,這一次,伯爺是因為改善普通百姓,想要變法,觸怒了世家豪族的時候。
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百姓開始憤怒了。街頭巷尾,甚至田埂里,所有的百姓,都開始表示他們的怨念,希望金陵早一日發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