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本伯的治下,都要在一定的階段,實施公社的制度,保證建設的快速進行。
他拍板決定了,別人自然無異議,反正這是朱振的地盤,自然是他說了算。
楊勛也點頭道“沒問題,卑職立刻做一個詳盡的規劃,寫出一份策劃書交于伯爺定奪。不過另有一事,下官有些擔憂……”
“何事?”
“人口不夠啊……”楊勛雙手一攤,苦惱說道。
現有的上萬人口的確不少,但是分攤到這么多的攤子里,就有些捉禁見肘。而且朱振的規劃非常詳盡,多少時間必須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都有著詳細的標準。
一聽這個,朱振也沒法子了……
錢沒了可以想法去賺,可是人口不夠,他能怎么辦?從淮安各地調人來,勢必會造成其他區域空虛,而且遠水也解不了進渴。
現在不是太平年景,大手一揮便可以從各地調動人口,現在穩定可是頭號要求。
茹太素此時插言道“前幾天,伯爺不是說有辦法讓淮安士族放棄海邊的那些蘆葦蕩么?”
朱振奇道“這與人口有什么聯系?”
楊勛一拍大腿,說道“幸虧茹太素提醒!伯爺,這蘆葦蕩里可是有不少人口!”
人手是硬性指標,不是錢糧能夠彌補的。
朱振雖然家大業大,手下的水師也可以不要臉的搶劫,但是在人口方面卻真的只能望洋興嘆,束手無策。
其實作為淮安平章,朱振很清楚,淮安之地擁有的實力和潛力毋庸置疑。但這些都是在籍的平民,有一些家中地少或者無地的平民若是自愿放棄租種土地,來到朐縣務工為生,自然無事。可無農不穩,若是朱振強行使得這些平民放棄耕種土地,那就是大事情了。
屆時朱元璋估計剮了他的心思都有。要知道,現在是小農經濟,而寶鎮重工也不是一日可以建成的。自己強行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便是犯罪。
“蘆葦蕩里還有人?”朱振愈發覺得驚奇“且不說那蘆葦蕩里陰暗潮濕、蛇蟲鼠蟻遍布根本不能住人,就算有,大抵也是各家收割蘆葦的人手,又能有幾個?要知道,蘆葦蕩可不是山林,不會有人給自己找罪到這種地步吧?”
楊勛臉色凝重“據末將近日聽聞,那蘆葦蕩連綿百里,收割只是需要大量人手。淮安世家家家都在蘆葦蕩中藏匿了大量流民,以之收割蘆葦煮鹽。其中已淮安張家最甚,據說他家劫掠了大量沿海的平民,或捉或騙,都禁錮在蘆葦蕩中,更有死士戰兵加以看守,其禁錮的平民數量不下于一萬之眾!”
朱振倒吸一口涼氣“扯蛋的吧?他在蘆葦蕩里,比本伯的人都多?”
劉家的商業街越發的興隆了。
雖然商業街表面上,看起來與海州城其他的商業街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卻總比其他人家繁華一些,那些租店的掌柜與劉家的關系也頗為和睦。
這便是劉家的處世之道,懂得順應時勢是一點,懂得團結力量,壯大自己,也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