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句代代相傳的話,棺槨在進入陵墓完全安放好之前,一定得小心翼翼,決不能落地。
根據古老的說法,如果在送葬的過程中棺材落地了,那么逝者的靈魂便會在那里落地生根,除非就地安葬,否則的話,死者的靈魂便會徘徊不前,難以安息,最終的結果就是不得超生。
諸葛亮在死前便要求手下人抬著棺材一直走,直到棺材落地,才可以將他安葬。
嘉慶暴斃的時候由于距離京城太遠,還特意找了近八千人輪換抬棺,可見抬棺的門道之多,以及其重要性。
姬發帶頭,百子齊上,加幾個文武重臣,像姬昌這種孩子多的,倒也不用苦惱親近之人不夠用。
一百二十八人一齊上手,一點點將棺槨挪下來。
然而此時一聲重響。
完了,棺槨落地了。
下雨天,地面本就泥濘,一百二十八人所抬的棺槨,又特別大,只要一個人不留神腳下打滑,手上一個拿捏不穩,一處失力,其他人就全都使不上力。
當所有人都回過神來,明白發生了什么事時,全都呆住了。
棺槨落地,還是諸侯王這個等級的棺槨,這是多少年都沒有過的事情了?
姬旦心中一驚,手足無措之際,卻是想到了些別的東西。
慈棺落地為不舍,兇棺落地為不甘。
如果逝者是壽終正寢,則為慈棺,棺材落地十有八九是逝者舍不得親朋好友,這種情況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如果逝者是非自然死亡,則為兇棺,那棺材落地就非常不吉利了,說明死時心懷怨氣,心有不甘。
姬昌顯然不是壽終正寢。
心有不甘啊.....
姬旦不留痕跡的望向姜子牙,大權傍落,真的是父親所想的嗎?
父親想要興盛西岐不假,想要覆滅大商也不假,可父親真的想要將一切都交給仙人,任由仙人隨意拿捏,甚至連性命都可以隨時奪取嗎?
這時候,姬旦心中對紂王升起了微微一絲認可,總算知道了紂王為何會不敬仙神。
仙神的力量過于強大,也過于輕賤凡人的性命,父親的不甘,會不會就是不甘于這一點?
如果姜子牙真的心狠手辣到殺了父親,那確實得再考慮考慮了.....
姬發見到這一幕,心中涼了半截,對姜子牙的猜測已經信了八成。
不甘,心有怨氣,這肯定啊!
哪個父親被親兒子派人截殺,還能泰然自處呢?
暫且不說姬發、姬旦、姜子牙之間的三角關系,姬昌離世的消息,很快便傳至朝歌。
由于子受還在裝病,得到了第一手消息。
帶來消息的是高繼能,他溜走之后沒敢回朝歌,而是一直打探姬昌的消息,而今終于有了回信,雖然過程曲折,但姬昌總歸是死了,帶著消息請罪,再加上姐姐的關系,應該不會有什么責罰。
子受得到高繼能的消息時,又是遺憾,又是驚喜。
遺憾的是,刺殺失敗,沒能留下罵名。
驚喜的是,高繼能是個人才啊!
見事不妙就溜,放棄任務劃水,這不就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找了這么久的混子,沒想到就在眼前!
這還能怪罪?就你了,升職加薪,點將西征的時候,你起碼也得當個先鋒!
不過現在重點還是在姬昌之死上,子受希望能彌補一下刺殺失敗的損失。
子受對著高繼能詢問道:“姬昌離世的消息,是否屬實?”
高繼能拱手說道:“陛下,我已經再三確認過了,姬昌已死,其子姬發正式繼位,自稱天子,以周為國號,言稱姬昌是因為陛下...因為陛下無道,悲憤而死,現西岐已派大將軍南宮適率哀兵十萬出橋山,往汜水關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