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應不同,并非是收集情報,而是散布情報。”
“重點就在這散布情報上。”
“一味的探聽情報,過于被動,我們得到的情報,可能是假消息,也可能只是些許蜚語流言,或是根本沒用的消息,而依西岐軍將的凝聚力來看,更有可能是,西岐萬眾一心,絲毫情報都打聽不到,既然如此,大費周章的去探聽消息,反而白費力氣。”
“何況打探情報是很危險的事情,身處敵境,一旦事情敗露,必死無疑,甚至還會在臨死前受到非人道的審問,最后慘死。”
“朕不想用我大商子民的性命,去換取虛無縹緲的情報,但戰事一起,不得不做這些事情。”
“所以朕就想了個辦法,反其道而行之,不需要打探太多敵人的情報,只需要放出我們自己的假情報。”
“這樣一來,無疑安全了許多。”
“而且還能示敵以弱。”
“這些散布出去的假情報,以抹黑我大商為主,上有無道昏君,下有奸佞小人,民不聊生生靈涂炭,一次兩次,他人還不會信,只要說的多了,敵人總會放松警惕,如此便有可乘之機。”
“除此之外,還能讓敵人摸不清我軍虛實,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實實虛虛,這便是戰忽局的真正用意所在。”
這番話語,引人深思。
似魯雄這等軍中將領,竟覺得頗有道理。
情報基本都是用人命堆出來的,每一條簡單的軍情背后,便是數十條人命。
如果以紂王的方式來做,放棄探查情報,而是直接釋放假情報,不僅能讓探子生還率更高,還能給敵人帶來一定困擾。
我不探聽你的情報,你的假情報就騙不過我,反過來你主動探查我的情報,只要這些假情報信了一點,你不就自己搞不清真實情況了嗎?
可可這和師延有什么關系?
他還會這個?
見著群臣詢問的神情,子受緩緩道“既然確定了要示敵以弱,要放出假情報欺騙我們的敵人,自然得從一開始就進行,西岐軍將若是知道這戰忽局的主官是太樂署的樂師,還會重視嗎?”
滿朝文武都覺得很有道理。
剛才他們聽到紂王選用師延的時候,心中的第一反應,不就是可笑至極嗎?
換做他人知道這個消息,定要譏笑紂王的愚昧之舉,將區區一個樂師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簡直昏了頭腦。
可紂王昏君嗎?并不。
這就是戰忽局的作用啊!
一旦他人隨著戰忽局的思路走,就說明戰忽成功了!
又有人問道“陛下,這戰忽五局,戰忽六局,可暫時定下,那前面的四局呢?”
“沒了,就這倆,誰規定必須要從一局開始設立?”
子受滿意的結束了今天的朝會,繼續回壽仙宮睡大覺去了。
至于這戰忽局會不會發揮作用,他倒是一點都不擔心,發揮作用,戰忽成功,自己就成了他人眼中的昏君,大商也處于搖搖欲墜的境地,昏庸值賺個盆滿缽滿,發揮不出作用,那也不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