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師與朕探營時曾說過,周軍營寨暗合奇門遁甲,四角呼應天地人三才,朕雖然不通仙道,也知曉絕非凡物,老太師,朕且可你,若是強行攻營,有幾成把握能夠成功?”
子受語氣凌厲,聞仲卻沒有因此退卻半分,反而信誓旦旦道:“三成把握,雖然僅三成,可一旦成功,必能破營,徹底擊潰周軍士氣,即使姬發(fā)與姜子牙不退回西岐,也沒有多少再戰(zhàn)之力?!?
“竟有三成?”晁雷聽了聞仲的話隨之大喜,這種畢功于一役的戰(zhàn)斗,還有三成成功率已經(jīng)很不錯了,畢竟就算是攻營失敗,大商也敗的起。
畢竟現(xiàn)在商軍占據(jù)優(yōu)勢,兵多將廣糧草豐足,家底厚輸?shù)闷?,攻營占據(jù)主動,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退守汜水關罷了,怎么想都應該試一試,不然這么僵持下去,也不知道要打多久。
子受同樣沒有妥協(xié),繼續(xù)可道:“老太師,朕再可你,即使我軍抓住了這三成把握,攻下了周營,會損失多少將士?”
“這..”聞仲沉吟片刻,似在思考:“若是順利,約莫萬余人。”
“萬余人?好一個萬余人!”子受手中一用力,將桌案拍成兩截:“即使順利也要折損萬余人,若是不順,豈不是數(shù)萬、數(shù)十萬?”
“這...”聞仲一陣啞然,既然是戰(zhàn)爭,哪有不損兵折將的道理?
子受不達成目的誓不罷休,繼續(xù)道:“再者,周營之中能人異士頗多,興許顧忌那因果不便力出手,可若是真的破了營,將他們逼入絕境,韋護、土行孫、金吒、木吒、崇黑虎這些人,難道還會留手嗎?”
“到時候,又會折損多少人?”
張桂芳不滿道:“陛下,即使不強攻,我們也可以使....”
使剛說完,他就生生把后面的“計”字吞下去了。
早前紂王不就提點過他們,不能依賴計策嗎?
而現(xiàn)在正是最不能依賴計策的情況,本就是以強攻弱,正面硬上傷亡不小,但可進可退,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
若是使計,成功倒好,失敗了損失必然極大。
比如要用一出離間計,策反南宮適,不巧這計策被識破,南宮適假意不滿姜子牙獨攬軍政大權,要投商,約定舉火為號趁夜偷營,大商這邊覺得離間計成功,看著火把就沖了,結果被準備好的周軍伏擊,這損失可比強攻失敗慘得多,而且對士氣的打擊也足以致命。
“怎么?沒話講了?”子受大手一揮,大喝道:“強攻即便成功,也要損兵折將,且不少于萬人,若是與姜子牙約定以一萬兵馬斗陣,哪怕敗了,最多也就損傷千人,可若是成了,便能以最小的代價達到相同的效果,為什么不斗陣呢?”
“三軍將士將性命交予諸位,明明有減少傷亡的方法,為什么不用?難道尋常士卒的性命,就可以不管不顧嗎?”
“即便有超度之法,有那個什么破宮破庭,戰(zhàn)死的將士能夠成為天兵天將,可冰冷的刀刃砍在身上,一樣會疼!”
子受坐了回去,靜待眾將回應。
把斗陣與強攻的損失擺在明面上,強調(diào)傷亡數(shù)量這一點,便是他剛才靈機一動想出來的應對之計,對,他要道德綁架!
眾將一陣沉默,紂王說的也沒錯,只不過和大家的分歧在于側重點上,一邊是側重結果,一邊是側重戰(zhàn)損。
其實兩邊都有道理,眾將也知道,寬厚仁慈是紂王的老毛病了,和平時期還好,戰(zhàn)時就顯得有些拖后腿了。
但他們被道德綁架了,更關鍵的是他們不懂道德綁架是什么,只覺得不對勁,卻又無從反駁。
士卒上了戰(zhàn)場就得有戰(zhàn)死的覺悟,而且誰都知道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而現(xiàn)在將一切放在明面上,他們也不可能光明正大的拉下臉皮說,對,我們必須要用更多的犧牲去換取更大的勝利。
子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