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取得戰機撤軍,這和十八路諸侯討董打下洛陽后,紛紛吃好喝好各回各家一個性質,這還能對?
聞仲已經閉上了眉心第三只眼,煞有介事的分析起來“我軍在關外干等近一日,士卒們早已支撐不住,頗有怨言,必須要將領出面安撫,才能穩定軍心。”
“反觀周軍,周軍士卒皆是靜靜等候,毫無怨言,不僅沒有半點要休息的意思,更是無時無刻保持著陣勢。”
“諸位將軍,西岐自姬厲開始,到姬昌,再到姬發,已有三代,粗略一算,翦商之計謀劃只恐已有近百年,兵將自然必不可少,這些全是西岐正規軍,個個都是精銳,絕非剛從奴隸轉職正規軍沒幾年的我軍可比。”
“如此,即便我軍斗陣勝了,若是姜子牙趁虛而入,率軍奇襲,必能斬獲無數,陛下這次撤軍,則是給姬發與姜子牙留了幾分顏面,也給了我軍反應時間,不至于遭受奇襲,無法應對。”
聞仲這么一板一眼的分析,看似很有道理,實際上一點都站不住腳。
兩軍都在野外列陣,士卒的素質差距又極大,疲憊之后,確實是奇襲的好機會。
可商軍這邊有張桂芳,雖說只是約好了斗陣沒有約好不能半道偷襲,但斗陣就是只斗陣,這屬于約定俗成的規矩,要是周軍偷襲,張桂芳肯定就直接吼姜子牙、姬發了,到時候局面如何,還是兩說。
看著眾將一臉不相信的表情,聞仲面無表情道“今日只是試一試這八門遁甲之陣的威能,陣法在于外力,且不能時刻用于對敵,只能在絕境之時布下,哪怕今日斗陣勝了,讓周軍回退西岐,往后就不會再有征戰了嗎?”
“戰陣沖殺,陣法是小道,還要靠三軍齊心才是。”
聞仲不再多言,這番話已經是他拉著老臉才說出口。
他自然不想因果業力加身晚年不詳,可他更不想放棄戰機,明擺著優勢卻要撤軍,這好嗎?這不好。
但所有人都能說不好,唯獨聞仲不能說不好,因為這是紂王為了不讓他染上因果業力。
不過聞仲雖是出口解釋,卻沒有順著高繼能的話,繼續在因果業力上糾纏,而是胡亂說了一通。
聞仲知道自己在朝中素有威望,若是講明白了因果業力,說清姜子牙的斗陣實際上是在碰瓷,想算計他,營中諸將必然不會再繼續斗陣,往后斗陣也必然收力。
這不是聞仲想要的,所以他糊弄了過去,這次就算了,可下次他必不會讓紂王撤軍,若有因果業力加身,那便加身了罷。
見聞仲立場堅定,言辭鑿鑿,眾將也沒有再有不滿。
畢竟無論是陣法還是優勢都是聞太師帶來的,既然聞太師說撤軍正確,那就當他是正確的吧,聞太師向來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含糊,也不會畏懼紂王的強權,這么做,肯定自有一番道理。
此事帶過,張桂芳出言建議道“陛下,既然方才太師所說,周軍有可能在斗陣結束之后,趁著我軍疲憊偷襲,為何我軍不先下手為強,趁著周軍歸營之際,無營盤依仗,趁機偷襲?”
張桂芳心里癢癢,盡管紂王早前就提醒不要用什么奇謀詭計,走偷襲夜襲這種小道,可他就是忍不住,尤其是今天的撤軍,再怎么有道理也讓他憋得一肚子氣,就想找周軍發泄一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