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追問道“卿可明言。”
商容為難,讓他重復這些大逆不道的話?
他只想平平安安過完下半輩子,萬一大王以此為由日后治罪怎么辦?
不行啊!
他看到了尤渾。
商容道“臣年老體弱,耳目不聰,興許有所疏漏,尤大夫正值壯年,不如讓他再打聽一番。”
一邊的尤渾都驚呆了,你商容三朝老臣德高望重位居首相,竟干出這種事?
可他發現紂王已經看向自己,有些不耐。
得,我去。
尤渾歸來,腦門上布滿了秘密的汗水,戰戰兢兢道“傳言說年初的天雷,還有近月的大旱,都是天降之災,是因為……因為朝廷不敬天,妄圖逆天改命的緣故。”
尤渾已經很委婉了,朝廷又不是人,哪能敬誰?
分明另有所指。
這意思就是當今紂王的天命之論惹了天怒,才引來了天雷大旱。
這種流言,從古至今都有極大的殺傷力。
商容都不敢提,是因為大旱早在成湯先祖時,就險些鑄成大錯。
成湯立國后,大商遭到旱災。
這場旱災十分嚴重,各種記載或說五年、或說七年,總之非常要命,成湯想盡了各種辦法,然而災害歷時太久,終究是熬不下去。
這個時候太史通過占卜來祈求上天啟示,原來需要用活人做祭品,這樣上天才會憐憫商國。
人牲也是從這個時候起的苗頭。
成湯采納了太史的意見,用人做祭品,但人牲卻是他自己,他將自己修治打扮了一番,當著天下百姓的面前,歷數自己莫須有的過失,表達想要代替天下人受過的意愿。
后來下雨了。
但成湯是被逼上祭壇的,因為他賭不起,已經連年干旱,如果人祭之后還是沒有下雨,絕對民怨沸騰、揭竿而起,殷商一世而亡。
可想而知,現在灌江口百姓是怎么看待紂王的。
流言無法平息,除非立即下一場雨。
子受開演,痛心疾首道“荒謬!天氣變化乃自然之道,事在人為,豈有天譴之理?”
“若是依賴上天便可風調雨順,要爾等處理政事的大臣又有何用?若是因為孤之言而遭天譴,為何又要將一切災厄降之于百姓?如果天命如此不辨是非,降罪于無辜百姓,百姓又為何要敬之?”
演技不錯,那幾分痛心,實是真切之至。
一旁聽到此話的大臣們,也顧不得困乏,連忙告罪“臣等萬死!”
子受露出一個看似勉強的笑容“爾等與這庶民百姓一樣,有何罪?若有罪過,孤一人承擔便是!”
“孤當效仿成湯先祖,立壇祭之!”
妙啊!
天庭因為楊戩而降罪,怎么可能因為自己的祭祀而停止?
仙家修士們當然能強行降下甘霖,可這是天帝的意思。
聞仲可能為了大商社稷冒險降雨,截教弟子的身份也夠格,不至于遭罪。
可子受很清楚,聞仲專業不對口,他不會降雨。
不然演義里被通天神火柱燒死前,肯定會降雨抵抗一番。
至于其他山野散修,就更沒膽子了!
求推薦票,求打賞,感謝幸福不會來的萬賞,還欠三更,今晚加更
nta2sc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