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停下!打住!
這鍋不能背!
晚了。
李靖高呼“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眾所周知,要你多說?
殷破敗見此,忙是上前,五百斤的身軀往前一橫,能阻攔大半視野。
這是個純肉,大肉。
李靖有些尷尬,自己有些言辭過激。
可沒辦法啊,忍了這么久才能吐露內心,白白享了百姓的稱贊,李靖是老實人,早就過意不去了!
李靖不停嘴,如數家珍的道“陳塘關百姓多為漁民,基本靠天吃飯,只有少量農田,陳塘關的田地,根本不適合粟、黍的種植,一旦天災,百姓們都要挨餓。”
李靖嘆息一聲,道“百姓生活不易,正因此,一旦遭逢暴雨,風浪不平,糧價便會上升,臣看在眼里,苦在心里,可又有什么辦法呢?”
“可這水稻與麥子不一樣,如果地里真的能種出莊稼來,不是比只靠著打漁為生更好嗎?”
李靖再三拜道“臣,有罪,萬死不足惜啊!”
“臣因心存疑竇,沒有大肆種植,春耕時留了不少種子,如果臣相信陛下所言,現在麥子與水稻已經大規模種植,說不定有了成熟的種植方法,或是新的農具”
“臣正在組織人力挖渠灌溉,附近的河堤,也重新組織人進行了加固,所以沒有河水泛濫之憂,反而利用起來形成水田,如果來年收成好,百姓沒有壓力,臣便會出資修建水庫……”
“百姓們和臣的心里都清楚,這世上,像陛下這般,心里只想著為國為民的君主,千古難尋!”
子受恍然,想不到你濃眉大眼的李靖,也叛變了!
我什么時候讓你種田興修水里了?
背后搞了這么多的彎彎繞繞,不就是特意將功勞轉嫁到我身上嘛!
阿諛奉承之徒,好!
不過這個功勞得還給李靖,萬一百姓因此感激自己,得不償失。
于是子受道“此李卿家之功,朕為天下之主,卻也不會輕易奪走臣屬的功勞,卿只管接下便是。”
李靖搖頭“無功不受祿,此皆陛下之功,若非陛下囑托,臣也不會想到種水稻、麥子。”
李靖這是鐵了心要抱大腿?這樣推卸功勞?
子受有些不爽,道“想要漁民愿意務農,且愿意精耕細作,照料作物,并不是一份詔令就可以做到的,地方官員舉足輕重,而不是放任不管。”
“李卿家加固河堤,可防治水患,興建水庫和灌溉的溝渠,又能防止旱災,親自開墾田地,更是親力親為,正是因為李卿家的努力,哪怕是再不愿意耕種覺得只會白費力氣的漁民,也會試著種植新水稻、麥子,有了李卿家,才會有這片金燦燦的田埂啊!”
李靖恍然,他還奇怪紂王怎么如此推卸,原來如此。
“此臣分內之事!”李靖直起腰來連忙應道。
算是勉強忽悠過去了,但子受還想問些事情“不知你那友人是誰?”
他算是想明白了,給李靖種子授意該怎么做的那位友人,肯定在捧臭腳,估計是哪個想以此為進身之資的官員吧,問清楚后得給他調到邊疆去。
李靖道“正是司天監少監萬年,臣能有所為,也正是得了萬年賢弟的啟發。”
“他言在陛下的天命之論中頗有所得,我等應觀節令以行人事,天命下雨,便蓄水保墑,天命晴日,便播種曬衣,天命季節變化,便春耕秋收。”
“我也是因他所言,才明白太陽、月亮、星星,無論何時都是相同的,莊稼在春季、夏季發芽、生長,在秋季、冬季積蓄、收藏,也是相同的,莊稼有土地就生長,失去了土地就死亡,這也是常識。”
“因此陳塘關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