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首領烏鞮侯親自率領十萬族人南下,長驅直入,直抵朝歌。
奉命監國的殷郊、殷洪二位皇子感城中無將,親自下到圜土,對叛軍將領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叛軍將領臣服。
殷郊用人不疑,派遣雷開率三千騎兵查探土方軍情。
雷開遭遇土方主力,獨自陣斬三十七人,率眾斬首千余,但依舊無濟于事,只得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且戰且退,將敵軍情報帶回朝歌。
當日,烏鞮侯帶領大軍碾壓而過,直達朝歌城下。
朝歌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各坊市集蕭條,街邊房屋緊閉門窗,東西南門四門緊閉。
一時之間,朝歌不復往日繁華。
東市,云中子的龜殼被慌亂的人群打翻在地。
北市,石磯的蓍草被慌亂的人群灑的的滿地。
西市,姜子牙機智的收了卦攤,回家之際卻把老婦的無心菜撞的滿地,賠了不少錢,這陣子算是白干了。
石磯微嘆,城外大軍她覆手可滅,然而大劫未至,仙人不方便親自出手,她也只能期待在外的紂王能有什么辦法。
街市上有小孩嚇得雙手抱頭,瑟瑟發抖的哭著。
不知道多少年了,從未有方外蠻夷敢攻打朝歌,大多數人連蠻夷長什么樣子都不知道。
朝歌城外,放眼望去,能望見一道如黑色潮水般的人潮。
土方兵馬目測十萬上下,朝歌兵力則有八萬。
商軍憑著武器鋒銳、甲胄堅固,輔以軍陣,以一當二甚至當三、當四都沒有問題。
但他們大多是步卒,朝歌城外又是曠野平原,騎兵一個沖鋒,根本擋不住。
城頭上的商軍無所畏懼,只要對方攻城,他們有信心守住并且全殲,可他們很憋屈,因為對方根本不攻城。
土方圍而不攻,朝歌不至于有斷糧的危險,問題是情報傳不出去。
圍城能攔住傳令兵,攔不住烽火。
殷郊本想點烽火通知諸侯勤王,姜后攔住了他。
紂王在一點點蠶食諸侯的權力,降低諸侯的影響力,一次又一次的謀劃,無不打壓著諸侯,若是讓諸侯得知,帶兵前來,土方肯定能退去,但紂王打壓諸侯的計劃,卻是徹底失敗了。
而且商王的威信也將大降,又正值紂王封禪自稱始皇帝之際,有野心的諸侯很可能趁機發難,發起叛亂或者自立。
這些危害比土方嚴重得多,內部敵人才是最大的敵人。
哪怕最后不得不與土方簽訂盟約,也不能讓諸侯有重新起勢的機會,土方帶來的恥辱可以日后再清算,而諸侯帶來的威脅卻不能再拖下去。
殷郊在姜后的講解下,總算理清當前局勢,放棄了點烽火的想法。
他又為出巡的紂王與百官擔心起來。
子受與百官正在距離朝歌不遠的城池中暫歇。
身邊仍舊只有八百御林軍與三百近衛。
不是不想調兵,而是不能調。
土方騎兵機動性太強,一次進攻打不死就能跑掉,一旦跑到被調走守軍的城池,那就是天大的禍事。
至于諸侯
子受和姜后想的一樣,諸侯比蠻夷更令人忌憚。
崇侯虎與蘇護的兵馬倒是可以動用,可等他們趕來還得好一陣子。
與文武百官商議后,子受索性先派出使者與土方交涉,看看他們想干什么。
“稟陛下,使者回來了。”
“傳。”
使者進了臨時議事殿,勉強傳達烏鞮侯的意思后,便倒下了。
不是累死的,救不了。
鼻子、耳朵都被割了,背后還有一道極大的刀傷,顯然是被土方人虐待所致,能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