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嗎?”烏黎問向伊上斜,這種狀態與長城守衛軍硬碰硬,實屬不智。
伊上斜認真思考一番,道“商軍埋伏我們,那我們便也埋伏他們,我們可分出一股部隊,商人的傳令兵不可能比我們快,他們必然沒有收到我們已經戰敗的消息,只會以為有小股土方騎兵欲行劫掠,如此,便可引誘長城守衛軍追擊,然后我們一擁而上,圍而殲之。”
“好好計謀。”烏黎贊同道,此計利用了情報不對等,以及長城守衛的立功心里。
烏黎知曉這只守軍,雖為士兵,但平日里沒有獲得軍功的機會,名為守衛,實際上,只是戰俘、奴隸們的監軍。
而且他們南下,這支軍隊沒有做出阻攔,是失職,在商人眼中,應該是極大的污點。
如果他們成功逼迫紂王結盟,這支軍隊恐怕會被立即處死。
想來這支軍隊的將軍應該迫切立功,只要看到小股土方騎兵,便會迫不急的追擊而來。
如此,烏黎與伊上斜挑選了三千較瘦弱的族人,騎著更瘦弱的馬匹,在長城周圍晃悠。
長城守衛軍營地。
趙丙得到探馬情報,向蘇全忠請示道“將軍,外面有一隊土方騎兵游戈,似乎是落單的土方兵馬,我們要不要”
趙丙立功心切,土方南下,他們難咎其責,必然會被治罪,只有戴罪立功,才能免責。
蘇全忠靜靜坐在帳中,腦子里空空的。
也不是什么都沒有,里面只有修長城與巡視邊疆進行守備兩件事,最多加上蘇護臨行前“少言”的叮囑。
“不要。”
聽到趙丙的提議,蘇全忠果斷道。
陛下沒讓他們主動出擊,那就不能出擊。
趙丙試圖為蘇全忠分析局勢,說明戴罪立功的重要性。
“不要。”
言簡意賅,嚴守命令,就是蘇全忠被打怕之后的為將之道。
“”
趙丙沒辦法,不要就不要吧,還能怎么樣?
烏黎與伊上斜等了兩日。
“商人陰險,他們的將領肯定早已習慣各種詭計,因此識破了我們的計謀。”伊上斜狠狠道,恨不得把大營給吞了。
任由土方騎兵怎么游戈,甚至連馬都累癱在地了,長城守衛軍也沒有追擊,仍是日常巡視長城,督促奴隸、戰俘,就跟沒看見似的。
“我們現在該怎么辦?”烏黎毫無辦法。
來時因為突然襲擊,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現在對方十二分警惕,必然會有一戰。
“直接沖過去吧,我們來時的那一段長城還沒修好,哪怕正面交戰,損失也不會太大。”
烏黎點頭,用計誘殺是因為想提提士氣,順便保存有生力量,他已經暗中從屬于伊上斜,用計謀打出戰績后,更利于伊上斜競爭新首領。
他們現在雖然能掌控大軍,可不服氣的也大有人在,何況部落里還有許多沒有南下的族人,那些人沒有經歷大敗,更容易成為新首領。
可商人將軍太過狡猾,根本不中計,那就只能先回去再說,反正商軍追不上他們。
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