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皋王與余吾王很煩躁。
姜文煥的武力值超乎正常人的理解范圍。
現(xiàn)在他們可以放棄圍城,往其他地方劫掠一番,可兩人沒有絲毫撤軍的意思。
被一個人打成這模樣,要是就這回了族地,必然被其他部族所恥笑。
所以,他們不僅要繼續(xù)打,而且還要攻下黎城。
姜文煥再勇,還能一個人把大軍屠干凈不成?
而且無皋王與余吾王很清楚,黎城內(nèi)可不是一條心。
第二天,戎人開始攻城了。
姜文煥再次出城迎戰(zhàn),身邊比昨天多了十個家將,戰(zhàn)績和昨天差不了多少,一點傷沒受,把戎人砍得不敢過石。
第三天,姜文煥身邊有家將以及護衛(wèi)百名,血流成河。
第四天,姜文煥身邊除了家將護衛(wèi),多了些追隨而出的大頭兵,尸堆成山。
第五天,姜文煥身邊又多了些士兵,血流漂杵。
第六天,姜文煥身邊出現(xiàn)了高級軍官將士,尸橫遍野。
第七天,黎城所有兵馬盡出。
姜文煥七天,七進七出,硬生生以個人武力,收攏了黎城軍民之心。
城里的軍民,已在數(shù)次歸城,宛如血人的姜文煥號召之下,參與到守城之中。
在城外,是窮兇極惡的戎人!
在城內(nèi),是斬殺無數(shù)戎人,無人能敵的姜文煥!
蠻子身上的血液,一顆顆頭顱,可比一兩句守城或是堅壁清野的計策,震撼得多。
每一個人都開始行動起來,上至貴族官吏,下至無數(shù)的軍民,紛紛開始支援城頭,鼓聲與吶喊聲,震耳欲聾。
無論是誰,無論是膽怯,是不安,還是恐懼,都沒有了。
他們只能看到年僅十七歲的少年將軍,或是出現(xiàn)在戎敵陣中,或是手提戎敵頭顱。
這樣,就足以讓他們信心十足了。
姜文煥身上的血腥味很濃,濃得洗都洗不掉,可令人生厭的血腥味,以及那傲然佇立的身軀,卻是所有軍民的定心丸。
殺一人、殺兩人,難道能殺千人萬人?
當然能!
他姜文煥就是能!
黎侯死后,黎地互不統(tǒng)屬,誰也不服誰,這也是黎虞要用錢財收買貴族之心的緣故,可姜文煥出現(xiàn)后,不僅有紂王親命,更有以一人之力力敵大軍的壯舉。
歸心。
最重要的是,他太可怕了,可怕到無論戎人怎么圍攻,無論用什么方法,哪怕不惜誤傷自己人的齊射,也無法傷他分毫。
在姜文煥眼中,戎敵與螞蟻沒什么不同,不值一提。
那就是一群豬!
越來越多的貴族官員,也選擇臣服。
他們怕死,怕城破身亡,但站在姜文煥身邊,就有一種安全感,那血腥味聞著,真是美好啊!
姜文煥做到了歷代黎侯都沒能做到的事。
第八天,黎城已經(jīng)萬眾一心。
姜文煥的聲音,還有些少年稚嫩,卻擲地有聲。
“要打退戎敵一點也不難。”
姜文煥做著最后的誓師,一邊喊著,一邊拍打著胭脂馬的屁股,好似玩樂一般。
可偏偏,每個人都鄭重其事的聽著。
姜文煥繼續(xù)道“陛下曾教過魯將軍,為將者首重氣勢,假使有三千人隨我出城作戰(zhàn),與戎敵短兵相接,以兵刃之利,只需一人一刀,便可斬首三千。”
幾個將軍打起精神,雖然姜文煥說的有些不靠譜,可他們的人數(shù)遠超三千。
“斬首三千后,戎敵見到族人傷亡,便會氣勢大降,我軍氣勢升至巔峰,剩下的戎敵,你們可以以一敵三。”
這樣一想,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