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回答,這些都有費仲排下來的固定章程“首先我會親自約談,考察來人是否名副其實,是否有真才實學。”
“然后,費大夫會讓朝臣來進行考察,比如聞太師、楊大夫、魯將軍等。”
“最近楊大夫因為御史臺新立,格外缺人,在招賢館內挑了不少人”
張大聽得心里一沉。
朝中文武竟然直接插手了。
這不就篩掉了一批沒有才能的人嗎?
有朝臣專業考核,招賢館還怎么能招到庸人?
幸好特意召人來看了看,不然繼續這么下去,背刺的人越來越多,還都是串通好的。
子受沉默片刻,說道“朕設立招賢館之初,是想讓天下凡是有才能的人,盡入朝歌,這樣一來,卻是本末倒置了。”
張大緊張起來“陛、陛下?不知有何疏漏?”
子受正色道“那些朝臣只懂政事,可這樣的官員朝中已有許多,朕要的是各行各業的人才!”
“既然唯才是舉,就不能因為偏才而輕視!”子受拍了拍椅子“就說這木工,若有木工人才來招賢館,朝臣怎么能看出他的才能?如果朝中沒有懂得木工的臣子,又怎么能管理天下的木工呢?”
張大一愣“這商丞相懂些木工。”
呃
“漁業不容忽視,朝臣之中可有人懂?”
“魯將軍出身東海”
“燒炭”
“羅大夫”
“養花”
“趙大夫”
“烹飪”
“朝中公卿皆懂一些”
子受無言以對。
這些大臣怎么回事?
一個個業余愛好這么豐富?
連女子的畫眉都會?!
如此一來,更不能讓大臣隨意插手招賢館的事了!
子受沉默片刻,道“朝中大臣公務繁忙,不宜多做打擾,招賢館應該自行處理。”
張奎臉上寫滿困惑,目視著柱子,正襟危坐“陛下,臣所學有限,不能分辨才德之士啊!”
他要有這個才能,早就升遷了。
子受搖了搖頭“這也是對你的考驗,招攬人才是招賢館的本職,處理政務才是朝臣的本職,如果連這些都需要朝臣幫忙,你們又有什么用呢?”
張大似懂非懂“可這樣的話,難免出錯,提拔出庸才”
庸才?
庸才好啊!就這個了!
子受嚴肅道“所謂劣幣驅逐良幣,早前還有貝幣流通于市面,銅錢一出貝幣不再流通,這些人才也是一樣,如果一個人真的沒有才能,便是做官,也做不長久。”
這是在皇帝想當個明君的情況下。
子受默默補充一句。
為了防止朝中大臣添亂,子受又補充道“如果遇到難以判斷的人才,也可以適當尋求朝臣的幫助。”
“比如讓楊大夫考察武將,讓魯將軍考察文臣。”
張大只覺得雙眼渾濁一片“陛下,這是不是……”
子受微微一笑“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因為不懂,才不會照著老舊的方式去思考,才能發現他人的不足。”
張大恍然大悟,陛下不愧是陛下,又是劣幣驅逐良幣,又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字字珠璣!
子受繼續道“最關鍵的一點,是忠心。”
張大了然“臣絕不會再犯錯,必然挑出忠心之臣。”
子受搖頭,你會錯意了“不,這正是朕最看重你的地方,如閎夭、散宜生這樣的人,雖然身懷異心,但他們卻是有才能。”
“不問出身,不問心跡,這才是唯才是舉的初衷,你甚至可以去羑里找西伯侯問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