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武庫?
那幾個人明明挺老實的,張大想破頭,也想不出他們為什么會干出這種事。
子受淡定的提醒了一句“張卿,你是上官,應該有些風度。”
張大卻是一拜,嚴肅道
“高三的言論雖然不被世人所容,但臣覺得頗有些道理。”
“而且陛下也曾提出過女子的三從四德,所以臣覺得,只要稍加引導,高三必然是個能夠任用的人才!”
“臣這也是為了表現陛下的求賢若渴,讓高三歸心。”
子受頓時無語,那你往殿后頭看什么呢?
難不成高三不走正門要從墻后頭穿過來?
很快,高三就在寺人的帶領下入殿了。
長相很普通,還有些土。
總而言之,就是出身平凡。
這是最好的,如果換做是貴族家的女子,哪怕破落貴族也不行。
貴族女性本就有一定權益,學過知識有文化,真讓他們弄一弄,說不定還能整出事來。
平民女子就不同了,社會底端。
子受對這一點還是很滿意的,大張旗鼓啟用高三,最起碼一個任用小臣以及重用女性的帽子跑不了。
高三看起來有些緊張,顯然是第一次入宮面圣,殿里的青銅器因為都被熔了,空空蕩蕩的大殿讓人手足無措。
子受說了幾句緩和氣氛,高三就開始結結巴巴的說著自己的理想。
子受聽不太懂高三的思路以及提出的具體實施方法,但大體上來講,只要是女權運動,受到這個時代的局限性,結果就不會太好。
高三越說,越是激動,不斷提出子受之前所說的三從四德,甚至將這三從四德當成了女性的標桿典范。
張大連連點頭,不斷贊嘆“說得很好!”
子受其實不太明白張大為什么會贊同高三的思想,按理來說,這時候的人應該都不能接受。
不過管他呢,當年一首木蘭辭沒人非議,是因為婦好確實是女英雄,后來任用貴族女性為女醫,也沒多少非議,是因為都是貴族或是大臣家的女子,他們總不好對自家女兒說什么。
但循序漸進,直到現在這第三步,任用民間女子為官就不一樣了!
不僅僅是重用平民百姓,還是個女的!
子受想了想,問向高三“雖說招賢館不問出身不問心跡,但朕還想問一句,你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得弄明白高三男女平等的思維是怎么來的,在這年代能產生這種思維實在是太難得了。
高三沉默片刻,道“草民小時候,家中并不富裕,是家里的獨女,直到三歲,母親生了一個男嬰,那時草民以為,以后就有人陪著玩了。”
“可弟弟出生后,僅過了半月,草民在睡覺時,母親偷偷抱著我去了河邊,說父親因為家中養不起四口人,要把我扔河里淹死。”
“母親不忍親手淹死自己的女兒,卻又無法反抗那個男人的意思,所以只是找來了一個木盆,將我放在盆里,順江而下。”
還有這個么故事啊,按這個故事發展,你應該叫高江流才對。
高三繼續道“再到后來,我十多歲的時候,回村打聽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