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平靈叛亂,朝歌剛想出兵,叛亂就被申公豹給平了,誰都不知道紂王的軍事水平到底有幾斤幾兩。
大多數人都以為紂王只是知人善用,飛廉、申公豹等人,都調用的恰到好處,但真論及打仗,多半還是不行。
畢竟有沒有行伍經驗,在行軍打仗之中很重要,大商名將無論出身,所有人都是從小兵做起的。
聞仲試探著問道“招賢館中可是又出了賢才?”
就連截教仙人出身的聞仲,當年參軍當了小兵,才知曉到底如何行軍打仗。
子受一愣,賢才?
那倒沒有,文武交叉審核加上瞎眼張大,基本把賢才都趕走了。
半晌他才明白過來,聞仲是不相信自己有這種戰略眼光。
不愧是你,看人眼光真準!但怎么刺我的時候就瞎了呢?
幸好我早有準備。
子受輕輕揚了揚手中的崆峒印,道“朕昨夜夢見武丁先王,先王夢中授朕兵法,朕一夜頓悟,略有所得?!?
這
這下文武百官全信了。
萬年、錢保都是夢中授藝,這事兒有先例。
“先王還叮囑了朕,要朕御駕南征?!?
果然在這等著呢!
聞仲等人早有計較,紂王緊趕慢趕做出戰略部署,必然是想御駕親征。
他們很了解自家君王的德行,鳳凰山封禪時第一次出朝歌,就直接帶著將士甩下文武百官,連夜跑了,性子太野。
雖然正巧堵住了土方兵馬,一通亂殺,但那一夜,不知為多少大臣埋下了心臟病隱患。
子受見此,再添一把火“武丁先王東征北討,將土方、鬼方驅出中原,更收服虎方,開疆拓土無數,卻也因疆土擴大不得不大肆封侯,從而留下諸侯后患?!?
“朕得先祖護佑方才為天下之主,先祖偶有過錯,朕自然要親自彌補?!?
這話一出,文武百官就和子受想的一樣,沒能再說出話來。
武丁東征北討唯獨沒有打過南方,第一次大封諸侯是成湯時期,第二次就是武丁時期,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打著武丁的名號親自南征,理直氣壯。
雖然至今都不知道武丁長啥樣子,但子受已然決定,改明兒就去宗廟拜拜他老人家的牌位。
“就這么定了,接下來諸卿與朕一同商議一番,該如何與諸侯結盟?!?
結盟?
文武百官納悶不已,前幾天就差把諸侯排排坐拉出來砍掉腦袋,現在想著結盟?
紂王該不會以為放了諸侯后,他們就會感恩戴德吧?
紂王在基礎戰略中透露的大局觀很不錯,怎么會想到這種不靠譜的事兒?
唯有崇侯虎從容不迫。
nhunj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