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滿是一個活著的、載入史冊的傳奇!
在六年之前,就是王孫滿單槍匹馬,面對著率領數萬楚國大軍陳兵壓境而至的楚王熊侶,說出了一句注定要流傳千古的話“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這句話讓楚莊王當了兩千年的大反派!
為什么周德未衰,是因為真的上天有德嗎?當然不是。
周德之所以未衰,是因為開國太師姜尚所建立的姜氏齊國還屹立東方并出過“尊王攘夷”的齊桓公,是因為周公旦建立的魯國還是華夏著名的禮儀之邦和二流強國,更是因為一個名叫晉國的姬姓諸侯國屹立在周天子隔壁的黃河北岸,還執掌著整個華夏的霸權!
周王朝初年武王和成王的慷慨分封,在數百年之后給他們平庸而無能的嫡系子孫們帶來了無比豐厚的回報。
晉國一日不敗,周德一日不衰!
所以,楚王在深思熟慮之后選擇了退兵。
所以,當晉國大兵過境,周天子就必須要派人前來慰問。
作為周天子左卿士、又曾經靠一張嘴巴說退了楚王的王孫滿無疑就是一個最好的人選。
王孫這兩個字說明他是周襄王的孫子,所以王孫滿的真正名字叫做姬滿。
姬滿如今已經是一個滿頭白發的老者,但舉手投足之間的貴族儀態還是讓人十分心折。
看著郤缺和姬滿之間的微笑對禮,各種繁復的禮節和用器,魏相就覺得自己的腦瓜子在嗡嗡作響。
簡直就如同上學時候全校大會上校長的談話,讓人昏昏欲睡。
好在魏相很快發現了自己的目標,就站在王孫滿身邊的那名年輕人,晉國公子姬據。
從晉獻公開始,晉國諸公子不能出現在國都已經是常例,晉文公之時更進一步直接將諸公子全部趕出晉國只留下太子一人,而在趙盾當政時期晉國干脆就沒有太子,因此這位公子姬據住在舅舅周天子的洛邑也就不足為奇。
姬據顯然受到了良好的貴族教育,這從他和郤缺等人對禮之時的一板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
但他畢竟只是一名年輕人,和成熟的諸卿相比依舊太過稚嫩而拘謹。
沒有太多人把這位公子當一回事,包括魏相的主君趙朔也是如此,只有士會從頭到尾端端正正行禮,恭恭敬敬的說話,像一名真正的臣子。
至于魏相,屬于暫時沒有資格和姬據在這種場合說話的人。
姬據用少年變聲期特有的公鴨嗓看著士會,問道“士伯,不知父候如今身體是否安康?”
士會略微沉吟,十分尊敬的說道“回公子,君候身體尚且康健。”
姬據猶豫了一下,擠出了一絲微笑“那就再好不過。”
一場歡迎晚宴隨后舉行。
對于士大夫們來說,禮節和風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宴會的規格也十分隆重,至于什么行軍期間不得飲宴作樂……根本沒有這種規定!
宴會的主角是晉國六卿,主陪是王孫姬滿,至于姬據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吉祥物,一個偶爾能夠用來串聯起話題的工具人,僅此而已。
魏相仔細的觀察著姬據,雖然竭力控制著情緒,但依舊能夠感受到姬據那種不被重視的怒火。
這也是如今卿族和公族之間地位的真實寫照,原本應該是臣子的六卿高高在上,而本該高人一等的公子卻無人問津。
終于,姬據再也無法忍耐這種情況,告了一聲罪,以上廁所的名義離開。
離開宴會所在的主帳篷顯然讓姬據松了一口氣,他不再掩飾心中的怒火,咬牙切齒的自言自語“若有朝一日本公子得掌大權,必誅此群獠,復我公族榮光!”
一個聲音突然在姬據的身后響起“公子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