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家姬姓近支來爭奪和繼承的,但隨著時間的過去和晉國卿大夫家族們之間的激烈爭奪,最終在趙盾時代確立了新的制度。
這個制度非常簡單,那就是和周王朝一般無二的“世卿制”。
所謂世卿制,就是卿族世襲的制度。
在這個制度之下,除非某個卿族犯了大錯被踢出六卿之列(就比如不久之前的胥氏),否則的話在這個卿族的上任家主死去之后,新一任家主理應繼承這個六卿的席位。
姬據點了點頭,依舊是環視其他四卿“諸卿可有什么意見嗎?”
士會、先轂、欒盾、趙朔齊聲道“臣等并無意見。”
六大卿族之間或許會有相互的爭斗,但這個世卿制對每一位卿族來說都是關系到切身利益的,六卿在這一點上的利益是完全一致,根本不可能有人反對。
晉侯點了點頭,目光落在了大殿之中唯一一個披麻戴孝之人的身上,平靜的說道“郤克,從今日起,你入六卿之列,為下軍佐!其余四卿,各依舊例遞進!”
包括郤克在內,五位新的晉國卿站了起來,朝著晉侯大禮謝恩。
這里還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晉國的“世卿制”繼承的是席位而非官職。
趙盾的兒子趙朔繼承了六卿的席位,但沒有繼承趙盾上卿的官職。
如今郤缺的兒子郤克繼承六卿的職位,自然也不可能繼承郤缺上卿的官職,而是要和趙朔一樣從六卿之中最末尾的下軍佐做起。
由于郤克是郤缺的嫡長子,所以從今天開始,郤克的稱呼便是——郤伯!
在完成了這一次的席位交替之后,晉國新的六卿排名次序如下。
首席執政,中軍將中行林父(上卿)。
中軍佐,士會(中卿)。
上軍將,先轂(下卿)。
上軍佐,欒盾(下卿)。
下軍將,趙朔(下卿)。
下軍佐,郤克(下卿)。
至此,晉國政壇未來一段時間的內格局基本上就已經確立了。
但是,這一次的大朝議依舊還沒有結束。
只見中行林父咳嗽一聲,又站起來道“君候,郤克郤伯原先乃是公族軍三軍之中的中軍指揮使,如今郤伯已然晉升六卿,那么這個指揮使也就空缺了出來,不妨在此也將其定下。”
姬據點了點頭,道“中行伯可有什么人選嗎?”
魏相眼底閃過一絲精光。
這才是這場大戲之中和魏相最為相關的部分!
只見中行林父十分淡然的說道“老臣以為,大夫屠岸賈才德兼備,對君候又是忠心耿耿,可為新的公族軍指揮使!”
中行林父話音落下,魏相的笑容頓時凍結。
但馬上,魏相又再一次的笑了起來。
也是,就憑中行林父和屠岸賈兩人與魏相之間的惡劣關系,他們又怎么可能坐視魏相這么一步步的順利晉升上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