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相笑了起來“公族理所當然是一體的,但卿族可是有六個,大夫之族更是幾十上百,這里面能做的文章太多了,哪里需要什么兵馬?一點小心思,一張會說話的嘴皮子就足夠了。”
頓了一頓之后,魏相的臉色慢慢變得嚴肅起來“而且你不要忘了,公族畢竟才是大義所在。或許在之前的二十年里那些忠于公族的人被趙宣子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也被迫蟄伏了起來。但是現在趙宣子已死,那些人很快就會冒頭了,明白嗎?還有,六卿如今近乎世襲,堵死了剩下所有大夫晉升的渠道,你們六個卿族是舒服了,但其他大夫們也會心甘情愿世世代代為六卿做牛做馬?不會的。大家都是姬姓子孫憑什么六卿就更高貴,更何況六卿之中還有兩家并非姬姓分支。所以……等到新君即位,大晉之中的政治風暴只會更加猛烈!若是哪個卿族犯下錯誤,嘿嘿……怕是六卿之中又要上演舊去新來的事情嘍。”
這就是歷史上“下宮之難”趙氏被滅族的真正幕后起因。雖然魏相并不知道這一世還會不會有下宮之難,但新的政治風暴確實已經開始孕育,也必然會以無數鮮血和死亡作為結尾。
也正是因為如此激烈殘酷而血腥的廝殺,活下來的勝利者們必然會自覺或者不自覺的走向集權之路,于是法家思想在幸存下來的魏趙韓三家之中得到興起并被君王接納,才有了后來戰國時代魏國和趙國的先后興起。
當有國家走了集權之路并強大起來后,其他各國就不得不跟隨效仿(因為不走集權之路的都死了),最終站在魏國肩膀上的秦國脫穎而出,憑借著當時最先進的商鞅變法徹底集權成功,消滅了集權并不徹底的其他六家諸侯。
這就是歷史的必然性,或者用一句裝逼的話來說就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勢不可擋”。
“說得不錯。”士會不知何時突然出現,將魏相的思緒拉回現實之中。
魏相慌忙行禮“見過外舅。”
士會的心情看上去還不錯,坐了下來笑罵道“老夫今日接待曹侯忙的昏天暗地,你們兩個小子倒好在此偷懶飲酒。”
說完,士會毫不客氣的將魏相倒滿的美酒一飲而盡,隨后皺眉“怎么沒有人參浸泡?”
魏相同樣愕然“這里是扈邑……”
士會很不高興的說道“扈邑又如何?難道扈邑就不能有女人了?”
魏相“……”
魏相十分機制的決定岔開話題“外舅,這一次的扈邑之盟形勢如何?”
士會哼了一聲,臉色突然變得陰沉了下來“老夫覺得……形勢有些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