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周建明回來,趁著兩位老人吃飯的功夫,晉安就迫不及待的說“外公,我想跟你說個事兒。”
“是這樣的,從鄉里去上河村,走山路要花上個把小時,但是我看了一下,如果能夠走水路,直接渡過回龍河的話,要不了半個小時,能縮短一半多的路程。外公,你看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給上河村的村民解決一下出行的問題?”
周建明意外的看了小外孫一眼,滿意的點點頭,微笑道“不錯,不錯,去了一趟農村,能看到一些問題,也能夠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這很好。”
大外孫是個端正的人,不管是思想還是學習,都知道上進,他沒啥好擔心的。
唯一擔心的就是小外孫,怕他走上歪路。
所以,老母親一說讓小外孫去農村住幾天,他就答應了下來,如今看來,效果還真不錯。ii
他沉吟片刻,想了想上河村的地理位置,說“回龍河對岸就只有上河村、下河村兩個村子,回龍河的水面寬度有六七十米吧,這要是建一座橋,花費可不少。”
鳳鳴鄉五個村子,一個街道,只有上河村、下河村兩個村子是在回龍河東岸,其他三個村子和一個街道都是在回龍河西岸,為了兩個村子,花上那么大一筆錢建橋,怕是在鄉里通不過啊。
肖清荷忙道“周爺爺,如果大橋暫時不方便建的話,您看能不能鄉里出面,買條稍微大一點的船,方便大家過河。”
周建明眼神一亮“買條船?”
他雖然不知道買一條船要多少錢,但絕對比建一座橋要便宜得多!建一座橋,少說都是上十萬的事情,而一條船,頂天了幾千塊!ii
他以前怎么就沒想到買條船呢?
“行,這事兒我記下了,回頭就開會討論一下。”
雖然一條船的價格不貴,可是這個錢誰來出,怎么出,都是有講究的。
還有,船買了,所有權歸誰?船工要不要給編制?過河收多少錢……這些都要研究才能決定。
“還有呢,外公,咱們鳳鳴鄉以前有沒有養過蠶啊?”
周建明看向肖清荷,說“怎么,小林同志準備養蠶?”
肖清荷抿唇一笑,說“之前跟晉平哥說,過兩年想把村里的池塘承包一個養魚,晉平哥就說可以在池塘邊種點桑樹養蠶,蠶沙可以喂魚,塘泥可以肥地。”
晉安說“小荷花兒還打算在柴山種草養雞,池塘養魚,養鴨養鵝呢。大哥說,這叫啥循環型農業。”ii
晉平道“外公不是想發展鳳鳴鄉的經濟嗎?我覺得這是一條路子,可以試一試。”
肖清荷說“我家現在沒那么多錢承包池塘,準備先小打小鬧的,養點雞鴨鵝試一試,要是鳳鳴鄉可以種桑養蠶,也可以少少的養一點,先學點經驗。”
周建明道“鳳鳴鄉是可以養蠶的,以前也有許多人養蠶,可惜……”
可惜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有些瘋狂而又愚蠢的人,說養蠶吐絲,織出來的絲綢是供給給資本家、地主等剝削階級穿的,工人階級、農民兄弟不穿那個,所以,把鳳鳴鄉周邊所有的桑樹全都砍了……
回想起來,他都覺得心痛!
“鳳鳴鄉能養蠶,這是一定的,不過現在鳳鳴鄉桑樹和蠶種基本上都沒了……這樣,一會兒你們去農技站找黎站長,他可以幫忙解決桑樹和蠶種的問題。”ii
周建明看向大外孫,說“農技站的黎站長,你也是認識的,你去找他,他會安排的。”
周建明吃完飯,就去鄉公署上班了,召集人員開會,討論給上河村、下河村兩個村子買船,解決出行的問題。
晉平帶著晉安和肖清荷,往農技站走去。
剛出門,就有一個女孩跑過來,驚喜的道“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