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榜的最終名單,在確認之后,早已經送到劉韜面前。五百多人最后只有六人進士及第,的確是讓人有些郁悶,自家治下,人口的確不算多,但也不可能只有六人進士及第吧?
然后看了看名單,第一名法正……喵的,以前把這位大牛給忘記了;
第二名來自長沙郡的馬達,說真的,這個名字一開始會讓他想到別的東西。后來想想也是,這年頭除了他又有誰知道馬達這玩意。
再看看籍貫,長沙郡臨湘人馬達,錦衣衛匯報的結果是帶著些許河內口音。到這里劉韜已經知道這貨是誰了,跟著孫堅去長沙的司馬防,其二子司馬懿,表字仲達。
也可能是其他幾個兄弟,畢竟司馬八達,八兄弟的表字里面都有個‘達’字。
司馬懿歷史上也洗白過,畢竟本身至死都是魏臣。司馬師和司馬昭開始才有端倪,然而兩人至死依然是魏臣,直至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才篡位。
如果曹操能洗白的話,那么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自然也可以洗白!
慢著,自己似乎習慣去洗白了……想想又覺得不奇怪,畢竟呂布和曹操都在他麾下,一個滅爸一個梟雄,突然覺得就算加個司馬懿也可以接受了呢!
孫匡,慢著慢著,這小子才幾歲來著?第三名,你們真的沒有放水?!
少不得真派人去把考官叫過來,詢問一下孫匡的事情。結果得知孫匡的試卷,已經被送過來,考官們看來是早有預料。
仔細翻閱確認后,確定大概兩件事情
第一就是孫匡今年已經十一歲(虛歲),他是孫堅四子,孫權今年十四歲,孫翊今年十二歲,他是孫翊之后出生的,典型的三年抱兩。
其次就是孫匡從小對習武不感興趣,但對看書有興趣,六歲開始,只花了三年時間,已經把家中藏書都看完,也請過先生,完成了蒙學。
過來這大半年的,在圖書館可沒少看書,晚上還去上夜校,簡單來說,就是個學霸。只是文筆稚嫩,見識不足,答題的角度倒很契合劉韜的想法,考官們討論過,給他評了個第三名。
“難怪會早夭,從小聰穎的往往活不長……”劉韜感慨。
就如同曹沖,最受曹操喜愛,從小聰穎,而且有仁德,可惜十三歲(虛歲)就早夭了??紤]到當時曹丕曹彰曹植都已經成年,他這個病逝,未必不是人為。
畢竟曹丕這廝,就有過讓曹彰‘急病暴斃’的記錄,還有差點殺死曹植的不良記錄。再弄死一個曹沖,感覺也不怎么奇怪。
就是不知道,孫匡在歷史上,是不是也被誰忌憚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孫權。
劉韜此刻突然就想到,孫策是在二十六歲(虛歲)那年死去,今年是十六歲(虛歲),正好十年。而孫匡二十歲早夭,如果是實歲,那么應該是在孫策去世那年夭折。
孫策去世那年,烏程侯是在孫匡身上,按說如果繼位,本來應該是孫匡而不是孫權繼位。喵的,感覺自己突然又發現了一個歷史真相……
不過換了自己是孫權的話,一個學霸且還有烏程侯身份的弟弟,的確是自己最大的威脅。別說什么孫策臨終把位置讓給他,這個誰能證明?歷史那么寫的而已,是不是還兩說!
沒看見孫權繼位,周瑜都不鳥他,安心當他的都督,聽調不聽宣的。顯然,并不認可孫權繼承人的身份,只是當時孫翊和孫匡都已經去世,孫紹還小,孫朗是庶出,實在沒得選了。
繼續看下去,剩下三個,倒是沒有學司馬懿用假名,一個諸葛瑾一個顧雍,都是自己曾經打算征辟的對象。
當然,現在既然已經開始科舉,那么專門去征辟某人這種事情,他以后就不會搞了。以前對他愛理不理,現在還想要干等著被征辟,這是想桃子吃!
只是考慮到諸葛玄是劉表任命,算是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