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需要長期的學習和累積,才有可能掌握。掌握之后,書寫又是個問題。
就如同有些人,能讀懂世界名著,但不會寫世界名著,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兩碼事。
從刷下來的那些策論,那些直白的回答上可以看出,這才是現階段,那些寒門和普通人的正常水平。在東漢末年,奢求普通人能有宋朝以后的文化水平,的確有些過分。
“先按照現階段的能力,最大限度去監管便是。”劉韜把紙張遞了回去,“不要太勉強,畢竟我知道人手不足。”
“遵旨!”楊射稍微松了口氣,畢竟現階段,錦衣衛在這方面,沒有太大的成績。
真要算,貪污擅權什么的,本身就不是錦衣衛的職責范圍。他們主要負責非法集會,故意散布對劉韜不好的謠言,同時密謀造反這種政治犯。
只是錦衣衛在外面散布那么多人手,難免會收到一些這方面的消息。所以有了明確的證據,那么就要配合地方官府,去抓拿那些瀆職的官員。
考慮到這種事情,也和錦衣衛的績效掛鉤,是以錦衣衛內部還是很關注的。政治犯沒那么好抓,尤其是天下太平的時候。
反而是貪官污吏,越是這個時候越容易出現。是以錦衣衛的積極性,劉韜根本不需要懷疑,也難怪賈詡給出的紙張上,什么都沒有。
可能會得罪同僚的把柄,賈詡當然不會送到劉韜手中,這家伙滑的很。
劉韜這邊,也算告一段落。各州郡卻在錦衣衛的傳播下,把消息傳遞了出去。
大漢朝廷在陰山以北開疆擴土,占下了一片國土,同時建立白云縣。這個事情很快就傳得天下皆知,又通過商人,傳遞到更遠。
劉岱和劉寵很高興,兩人已經臣服于劉韜,劉韜的功業自然也算他們的功業。想到大漢居然能開疆擴土,兩人心里都很高興,劉韜的確有中興大漢的才能。
同時私下也是經常聯絡,打算聯合起來,好好表現一番。這樣就算天下一統,劉韜也不好隨便撤掉他們的王位了。
“大漢多少年沒有開疆擴土過了?”水鏡書院里面,幾個士子閑聊這件事情。
“光武帝建國之后,似乎就沒有。”一個士子想了想回道。
“只是如今天下未靖,那并州的皇帝不想著一統天下,去跑去關外打地盤,實在荒謬。”自然也有人提出反面的觀點。
“孔明,你怎么看?”有士子看向不遠處的少年,“他算昏君還是明君?”
“亮年幼,實在沒什么高見。”少年笑了笑,繼續看書,“或許那里值得他去征服吧!”
“陰山以北,荒涼不說,還天寒地凍的,能有什么價值?”其他人笑了笑,也沒在意。
潁川書院外,作為雜役而獲得旁聽資格的年輕人,此刻正在打掃院子。聽著那些學子們的言論,嘀咕道“明年的科舉,要不要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