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一個使者卻是離開了晉陽,開始朝著薊縣那邊過去。
直至科舉結束,劉韜最后一封給劉備的國書,送到他的手中。劉備打開看了看,沉默了好一陣子,最后派人把公孫瓚叫過來,并且揮退了其他人。
“伯圭,這次叫你過來,是因為這封國書……”劉備把國書,交到公孫瓚的手中。
“居然還好意思過來招降我們?”公孫瓚稍微瞄了一眼,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
前年狠狠戲耍了他一番,害得他損兵折將的,今年好不容易才恢復了一些元氣。只是幽州的人口就那么多,劉備已經把兵力擴充到五萬,這已經是幽州現階段能負擔的極限。
就算這樣,一方面要應對烏桓的進攻,一方面要小心高句麗那邊的騷擾。最后還要投入到和大漢的兩線作戰之中。
畢竟大漢的軍隊,隨時可能會從代郡,以及冀州那邊殺過來,兩線甚至三線作戰,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單獨面對幾千的敵人,那么還要可能憑著一些地形和手段,來達到擊敗的效果。但面對三五萬,而且已經做好了準備的北漢軍,他們能從容面對嗎?
只能說晉國滅得太快,快得讓人反應不過來,否則他們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提供支援。
現在說這個沒什么意義,重點是如何應對,可能明年,可能兩三個月后殺過來的北漢。
“他們已經包圍了我們,自然有資格招降。”劉備有些無奈,在絕對的實力下,能會展的手段非常有限。投降輸一半,不投降最后必死無疑,而且還是以謀逆者的身份送去刑場,以最恥辱的方式死去。
當然可以選擇逃走,但能逃到哪里?和張舉一樣,逃到草原里面,和烏桓為伍?
說起來,公孫瓚和烏桓不對付的原因,其實也就在這里。畢竟最初張溫要調集的,便是烏桓義從,結果被張純截胡,導致后續的爭斗。
張純雖然最后被劉虞懸賞,然后被部將殺死。但張舉卻遁入草原之中,現在在烏桓那邊,時不時還有傳聞,在哪里看到過他。
不是公孫瓚討厭胡人,對烏桓趕盡殺絕,而是兩人已經是對立關系,只能死戰到底。在這個情況下,提倡對胡人友好的劉虞,其實也變相在坐視公孫瓚和胡人死磕到底。
這個情況下公孫瓚殺劉虞,反而有自保的因素在里面。畢竟與其最終要面對兩個敵人,還不如直接把最礙事的一個殺掉,收編他的部眾,然后再力應對烏桓。
換個角度來說,烏桓那邊,根本不可能成為臂助,甚至會在某些情況下,成為敵人。鮮卑那邊又元氣大傷,三五年內根本不能派出援兵……
“所以,你心動了?”公孫瓚看向劉備。
“投降還能封王,為什么不心動?”劉備淡淡一笑,“如果還有機會,進入三省六部任職的話,那就更舒服了。”
隨即看向公孫瓚,繼續說道:“你這邊的王爵,可能保不住,但應該能封侯。劉寵就在當鎮東將軍,你我未必沒有機會。”
“玄德的意思是,打入北漢的內部,然后形成自己的勢力?”公孫瓚聽明白了。耐看吧中文網
“這是目前,我能看到唯一能走得通的路。”劉備嘆了口氣,“收集到的情報,伯圭也應該知道,劉韜麾下其實也有不少的派系。大家的利益訴求不同,只是天下未定,所以暫時團結到一起,另外就是劉韜的確給他們,都帶來了利益,緩和了各派系的矛盾。”
只要天下太平,那么自然為了爭奪話事權,各派系開始進行爭奪。他完可以在里面推波助瀾,讓一切來得更猛烈一些。就看劉韜,如何去面對來自內部的敵人……
不當皇帝可以,那就當一個權臣,甚至于,把皇帝都掌控住的權臣。
相比之下,投降帶來的恥辱什么的,無視就是。劉韜的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