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越來越多權威的媒體都報道了這一事件,證實此次事件就是兩個通緝犯去偷東西反而被方召的海蛞蝓給蟄進醫院。
權威媒體沒那么多標題黨,更傾向陳述事實,但也更讓人信服。
隨著這些媒體的正式發聲,民眾們也不再懷疑方召做了什么見不得光的事情,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將注意力放在方召的海蛞蝓身上。
“我要方召同款海蛞蝓的詳細資料和購買渠道!價錢好商量!”某召粉激動地在網上社交平臺說道。
“別找了,球就那么一只,攜帶一半外星基因。這種帶外星基因的品種不好養。”
“找到當年《et》雜志關于方召那只海蛞蝓的那篇介紹了,估價真的是八千萬吶!”
“這個我記得,方召那只還會發光,帶火了一批海蛞蝓燈。那倆賊也是傻比,將海蛞蝓偷了去黑市賣還能拿幾千萬呢,作為職業小偷竟然只想著吃!”
“話也不是這么說。我問過不少人,方召養的那種海蛞蝓,想養的人很多,但愿意走黑市偷偷養的還沒見過。他那只海蛞蝓不敢偷偷養啊,吃什么,怎么養,完不知道,因為是混血新品種,就擔心買回來一不小心給養死了,八千萬打水漂還得冒風險,誰干?”
“有道理。所以,那倆通緝犯也不愿意擔風險,干脆吃一頓八千萬的海蛞蝓,這么一想,也值喔。”
“哈哈哈哈還不是被蟄進醫院了!倆傻比!”
“說起來,這事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上映的那個電影,也是講海蛞蝓的。”
“對對對,我剛也想到了!”
網上的話題變著變著,就提到了那部關于海蛞蝓的電影,講的一只智商高得快成精的海蛞蝓的故事。原本大家也只是當個放松的科幻故事看,現在方召家里的發生的事件引起了更多的討論。
于是很快,網上的風向,從那倆沙雕通緝犯,到方召的天價海蛞蝓,再到帶外星基因海蛞蝓飼養及擴大市場的可能性,最后到了那部影片中所講的那種“妖精級”海蛞蝓是否存在。
為此,原本那部海蛞蝓電影已經趨于底部直線的票房走勢,又拉了起來。
方召回到家的時候就接到了譚閔的電話。
當初方召受邀前去皇洲卡若爾區參加卡若爾影視節時,給海蛞蝓買飼料遇到了轉行當導演的潛水員譚閔,看在譚閔的為人以及呼吁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目的,投資了點錢給他拍電影,拍的故事就是圍繞海蛞蝓展開的。
前不久電影上映,票房還可以,不說大賺,至少有的賺,沒虧本。畢竟是個小成本,也不算特別精彩,只能算還行。
但這次事情發生后,方召這位話題人物帶起的一波關于海蛞蝓的話題,譚閔也沒放過宣傳的機會,看著再次提升的票房,譚閔激動地給方召打了個電話。
“我一個朋友說,抓住這次機會,咱們這次肯定能從小賺變成大賺!剛才又談了兩個視頻平臺的版權,方召,你投資的那些錢,我到時候至少還三倍給你!!這還只是保守估計,咳,如果有幸加入十倍利潤影片俱樂部,那就更好了。”譚閔說起話來也有了底氣,嗓門響亮,提起十倍利潤影片俱樂部,眼中都閃著名為野心的光。
從一個潛水員到導演,這其中的艱辛,也只有譚閔自己知道。這次的成功,只是僥幸,但至少有了底氣,有了信心,譚閔覺得自己的導演之路還是很光明的。對于方召這位恩人,譚閔也不會小氣,這不,借著方召的人氣營銷一波后眼瞧著票房再次猛漲起來,趕緊跟方召表了態,他可不是見著錢就忘恩的人。
方召聽完譚閔的話笑道“不用還了,這部電影我所能分得的錢,部捐給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基金會,你對這類機構熟悉,操作起來更省事。”
電話那邊的譚